我的人生字典里,刻着“老实胆小”的字样,那是我对这个世界混沌无知时,我母亲传递给我的最早信息。
依稀记得小时候,胆小的我不敢在人前说话,每家里来客人,母亲拉着我叫这位叔叔、那位婶婶,我会红着脸躲母亲身后,这时母亲笑着跟客人解释说我是害羞了。家里有好吃的,送邻居阿婆阿公的差事都落在我身上,母亲言辞凿凿地说,为了锻炼我的胆量和口才。
上了小学,每次老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把头埋得很低,就怕引起老师的注意,尽管答案是知道的。
每个学期期末,老师的评语上写:刻苦学习、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上课发言欠大胆。
老实本分是遗传家族基因,胆小怕事,不敢发表自己真实的心声,是要求过分完美后的结果。怕在别人面前表达错误,留下不好的印象;怕别人说是非对错,情愿躲在自己围成的城墙中孤芳自赏。
高中时,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内心的敏感多疑,对活泼开朗的向往,让自己痛苦沉溺。一方面怀疑自己,一方面不能摆脱这么多年孤独自卑造成的束缚。性格的压抑和内在的冲突,造成了心理缺陷,以至于有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时间匆匆而过,青春年少时的不能接纳自我,要求完美的性格,让自己处于极端焦虑忧郁中。精神分析专家弗洛伊德称:人分为真实我、本来我和理想我。本我是指生下来本来的自己,真实我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理想我则是设想的完美型自我。
对现实我的不接受、不认可,一味地追求别人心目中活泼开朗的形象,想做一个人见人爱人,把真实自我过分压抑打击,真实我像个委屈的小孩,躲在心灵的角落里哭泣。
这么多年的刻意模仿、违心学习下来,尽管在人前没有那么胆怯,但也变得面目全非。那天,初中好友说:你以前内向不喜欢说话,整天捧着书看,现在变得会说了。
我不自然地笑笑,真心觉得,虽然比以前话多,但说的大多是废话,说得言不由衷、说得毫无意义。“水深则缓,语迟人贵。”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不会过多得把精力时间浪费在无用的话语上,也不必学别人做伪装的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已是人到中年。
曾经内向胆小敏感的自己,渐渐随岁月的长河侵染涂改,变得馄饨不堪。现在的自己也许还天真、诚实、敏感,也有妥协和世故,但是也终于明白,这些都是真实的自己,接受且包容,才是真实稳妥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