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20汉本1班 姓名:胡皓
学号:2020410042 电话:15985366098
“我”的意识贯穿行文,以人物展示精神意识倾向。在《狂人日记》中,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鲁迅没有用什么很有修饰韵味的词语,而是用了“很好”这样的综合意识来把握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对“很好的月光”的重认。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这里是意识重认后新意识的出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多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这里是新意识把新的客观对象纳入意识范围。赵贵翁眼色见怪,七八个人议论我。猜疑别人不知道是怕我,还是想害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别人发现了我潜意识与别人的不同。就像怀揣着一样别人都没见过的宝贝,多疑感觉别人多看一眼就觉得是在对自己怀揣不好的想法一般。“我”的意识有所觉醒,但却改变不了“我”仍是吃人的人的兄弟的事实。“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诘问,可以是狂人的,也完全是鲁迅先生的诘问。实际上,迫害狂式的病态心理,也是鲁迅先生自己亲身体验的。“狂人”不仅仅是一个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而且是文化先觉者的形象。狂人属性如何设置,如何表述,则是按照作者心灵的解读和描述显现的。“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实践性的探索。也恰恰展示了自身的精神意识倾向。
细腻精炼的用词,以小见大的现实表达。《阿Q正传》中,从来没有关心他的“行状”的。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寥寥几句便将阿Q无家无业,一贫如洗,外乡人,底层人民的形象描绘出来。在与王胡捉虱子时,也是同样寥寥几句将王胡介绍出来,又写出了阿Q不愿提出自己短处的特点表现出来。而捉虱子数量没有王胡多时,阿Q心里失望,转而骂王胡的行为将他喜攀比、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厉害的特点表现出来。而在对与王胡打架输了说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求饶与对毫无抵抗小尼姑则动手动脚,大肆对其轻薄。也反映了他欺软怕硬的特点。阿Q是被封建统治剥削的一人,也是深受封建毒害的人的典型代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特点也是封建时期人们的典型特点,也是对当时国人劣根性的体现。刻画阿Q时,是用一个个喜剧性的外套包装的悲剧性故事,在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相互映衬下展开艺术描写。就这样用一个底层人民来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现状与国人心底的劣根性。使得作品表达出来令人心酸,也令人颤栗,同时也更能催人醒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