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通过5篇文章,将全脑演讲所需的左脑逻辑力、结构力、论证力和右脑联想力、共情力、即兴力进行了复习。
在读完本书后,我详细了浏览了最后一章的参考书目,并将前两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和《全脑思维》又复习了一下。
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前3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实际也是对应的左脑思维占多,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是对应的右脑思维占多。
在《全新思维》中提到的适应未来的6种能力,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这些能力全部属于右脑思维,并且跟《全脑演讲》中提到的很多能力一致。
这说明演讲所需要的更多的是综合性能力,是提升我们个人素养的核心能力,做好了演讲的练习,在其他方面也会触类旁通。
演讲的气场
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就是不变,在演讲台上就是站定不动。
当我们站立不动时,天然的就会形成一个气场,给人的感觉既庄重又沉稳。
每个人都有个人的一些风格,但有一些不好的动作尽量要避免,比如如果左晃右晃、抖脚、歪身子或一些自己都不清楚的小动作,会给听众不好的印象。
站姿和手势
要想我们的演讲有气场,首先要保持站姿的挺立和坚定,双手呈打开状态,适当的做开合,抱球,单臂抬起画圈,拥抱等动作。
这些动作有个特点,都是开合的状态,是一种开放、包容的身体语言,给人的感觉更有气势。
语气和语调
我们大多人演讲都会有一些口语,这在我们的日常练习中要注意观察,并要刻意练习去避免说这些口语词。
过多的口语词会给人不专业的感觉,对演讲内容充满不确定,听众也容易受语气影响。
在我们忘词或者需要思考时,我们不需要嗯这样的语气词,只需要停下来,停顿2、3秒不说话,这样实际会起到让听众更集中注意的效果。
适当的停顿,拉长语调,重音,喜悦的表达等,都会对我们内容的表达带来益处。
恐惧心理
摆脱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恐惧,害怕啥就练啥,多多练习是必经之路。
恐惧是我们的自我边界,在这个边界之内是我们熟悉和擅长的事,在这个边界之外是我们不熟悉的事。
如果要让我们的能力有所增长,就必须跨出这个边界去练习,也就是克服恐惧去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事。
有时我们害怕的不是事实,而是我们的想象。
过多的关注结果,怕忘词,怕没讲好,怕被问不会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始演讲前自己想象的问题。
问题没实际发生时,我们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发生,想象只会放大恐惧,这也是我们恐惧的本质。
所以,做一场演讲前,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如何归纳观点,如何理清结构,如何举例和论证。
在演讲之时,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力、共情力、即兴力来应对突发情况,应对那些未知的问题。
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关注准备演讲和演讲的过程,至于结果如何,那些就交给听众来评判好了,但你要知道永远不可能有百分百的满意。
另外,在演讲开始之前,我们也可以通过深呼吸,到外面走一走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也可以摆出我们的能量姿势。
能量姿势
咱们可以选个没有人的地方,打开手机找一张神奇女侠的照片,然后模仿她的动作保持一分钟。
为啥要找个没人的地方呢?那是怕你没摆好姿势,吓到别人,O(∩_∩)O哈哈~
这种通过特殊的身体动作,保持一定的姿势,会给我们带来某种程度的自信,通过自己试验,你也会发掘自己的能量姿势。
想最常见的握紧拳头,弯曲胳膊,摆出咱们工人有力量的造型,这个也是很常见给自己打气的手势。
总结
身体语言可以提升演讲的气场。
•站姿:站姿挺拔,要面向听众,避免身体朝向PPT
•表情:微笑的表情容易建立亲和的气场
•眼神:坚定的眼神能散发自信的气场,可与听众保持2秒眼神接触
•手势:分为单手手势和双手手势,手势对提升气场很关键
•移动:移动呈现专业的气场,演讲者可以随着观点的切换而移动
声音好听的秘诀:音质、语调、语速、无赘词。
•声音乏力的解决方法:吐气均匀,丹田发力
•语调偏平的解决方法:找准重音
•语速偏快的解决方法:多体会快速、中速和慢速讲话对情绪的影响
•赘词过多的解决办法:用吸气替代赘词
克服舞台恐惧的方法:减少对结果和自我的过分关注。
• 方法一:提前准备,克服恐惧
• 方法二:学会转移注意力
1.专注于讲
2.专注于演 使用自信的肢体语言
3.专注于练 21天效应---往期:
D28,全脑演讲(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