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所不知道的诸葛亮发动北伐的内幕!

你所不知道的诸葛亮发动北伐的内幕!

作者: 小潘读史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09:33 被阅读0次

    诗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概述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北伐中原、北定中原、讨贼兴汉,而艺术作品中多对此次北伐战争称为六出祁山等。《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中一次是曹魏的反击)。诸葛亮前后出师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但是诸葛亮这几次出征却始终以失败告终,按照诸葛亮的智谋来说不应该失败的这么惨,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丢在了路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他为何会一再坚持北伐呢?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从228年刀234年的诸葛亮北伐中,主要过程如下:第一次从斜谷埋下伏兵,自己进攻祁山,由于马谡失街亭,不得不退回汉中;第二次当年冬天,从散光出兵围陈仓,一直没攻破,魏国又增兵,蜀军只好再一次退兵;第三次则是进攻武都、阴平等地,这一次则是魏军先行退出;第四次诸葛亮再一次包围祁山,由于后主听信谗言,蜀军粮草又不够,只好退兵。第五次诸葛亮屯兵五丈原,准备与司马懿作持久战,无奈,天不遂人愿,同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尽数退回汉中,北伐自此结束。

    纵观整个过程,我们都可以看到皆是无功而返。那么诸葛亮为何北伐一再失败呢?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易中天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注定失败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亮非将略之才。

    在易中天看来,诸葛亮其实很清楚这些,他之所以坚持北伐,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出山时,曾在《隆中对》中设计将来要北定中原,“尽管荆州丢了,形势变了。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只要他有一丁点机会,都会抓住这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诸葛亮为何一再坚持北伐

    首先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正像他自己说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由此可知,北伐是为了完成先皇的遗志;而且诸葛亮本身对于蜀国和魏国的局势有深刻的认识,魏国加强了内政的建设,自己坐以待毙的话,只能自取灭亡,所以不妨先发制人,尚有一线生机,一来可以获得军马,另外也可以占据土地,为日后发动战争作准备。蜀地虽然好,割据一方尚可,但要一统天下的话,蜀地则是一个死地,必须出蜀才可以,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是也。所以北伐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与其等敌人强大了再北伐,不如趁现在敌人还在发展时期北伐,“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蜀国的势力集团也存在着矛盾,北伐正是为了转移矛盾。蜀汉里面有着几大集团势力,当年刘备巧取豪夺益州之后,益州原班人马地位不高,到了此时矛盾已逐渐激化,诸葛亮想通过战争转移矛盾,奉行的是“安内必先攘外”的政策。

    最后,有种原因就是人们猜测说诸葛亮是权臣,拥兵自重,通过北伐可以将皇帝玩转于掌中,建立功勋,从而取而代之。虽说北伐是为了“兴复汉室”,但难道一点私心也没有吗?据说,一次李严建议诸葛亮加九锡,诸葛亮不仅不生气,还说如果北伐成功,加十锡又如何。大家都知道九锡意味着什么,而诸葛亮说出这样的话,完全一个忠臣该说的话。从给刘禅的上奏——《出师表》中也可以看出态度,完全就是事事都得听命于自己一样,对皇帝颐指气使,言语里充满了指责。北伐正好是个机会,自己能独揽军政大权,为下一步篡位建立足够的威望。

    更多历史资讯可关注公众号“历史这坛酒”进行获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所不知道的诸葛亮发动北伐的内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qi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