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升学质量呢?
孔子云:有教无类。这句话的百度意思: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看吧,孔子也是认为各体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人就是天生有不同的打底色。其实这点不难理解:有些孩子天生体育好,有些孩子天生音感好,有些孩子画画就是棒。同理,在孩子中,必然也有这样一批孩子,他们学啥啥好,考啥啥分高,这也就是我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个人认为,优质生源,也就是孩子中那批“别人家的孩子”才是决定一所学校质量好坏的核心关键。因为,我们几乎不可能将一名学习资质一般的孩子培养成裸考上二军的(网上的一些浪子回头、差生逆袭的事例看看就好,不必太当真,因为与你我离得太远。就好比马云能从大学离职创办阿里巴巴,但其实全国几十万、上百万大学老师里面,也就这么几个人做得这么优秀)
不论是文澜、建兰、育才,还是十三中、宝塔、文海、江南等优秀公办学校,它们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能从这么多学校中脱颖而出,最核心的原因是它们相吸收了更多优秀的生源。以文澜、建兰为例,公民同招之前在全市拔尖式的招生才是造就它们辉煌战绩的最重要原因。而十三中为何近年来有没落之感,还是由于本来应升学至十三中的孩子里面被文澜、建兰等民办掐尖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因素:好孩子可以逆向促进教师的提升 ,但很少有教师可以将一般的学生提高到尖子生,特别是现在这种班级授课制下,而对这么多学生同时授课,有些教师即使有这个能力,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