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专家号和家庭医生

作者: 新闻原教旨主义者 | 来源:发表于2016-12-09 01:13 被阅读182次

“还是没熬的住,下午来医院了,运气好居然能挂上号,而且有专家号,只是这里挂号费实在是惊人,花完钱肉疼,不知道跟几块钱的三甲医院有啥区别……”

丁香园转了这条微博,截图我就不发了,浪费大家的流量。今天从这条微博开始,浅聊一下对中国医疗市场上久攻不下的最大难题——“看病难,挂不上号”的理解。标题非避重就轻,两个要素对这个问题的解构来说有重要意义,不喜可喷。

挂专家号是你自愿

我们首先从这条微博来看,相信很多人也和这位朋友看法一致——有专家号,我为啥不挂?

可是号挂完了,该缴费了,又发现不对——一个号一百,肉疼。

这是非常奇怪的心态:我既想只花十块钱买两个苹果,又看着一百块钱盒的车厘子流口水,最后我发现车厘子并没有比苹果更能满足我胃里的馋虫,我很怨念。

敢问一句,这钱是谁逼你花的?

Nobody。

人言医生看病不负责任,挂了专家号看几眼就让人滚粗,我曰专家号就不该是人人都能挂的,得了个感冒还想让专家给你看成啥疑难杂症?

没错,问题出来了,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挂专家号者众,一个住院医都能判断明白的事情你非要花百十来块钱去找知名专家看,专家的诊室里天天挤得水泄不通,普通号的医师门前门可罗雀——鄙人有幸曾陪某童鞋去看五官科门诊,早晨八点到医院的时候,这个科室所有的专家号已经没了(应该是在之前就预约光了)。

相信远不止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也相信大部分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应该直到挂号当天的下午还是能够随到随挂的。然而,人们似乎就是更喜欢花更多的钱,去办成相同的事,这样做如果自己的感受还更好,则恕我不能理解你的脑回路。

虽然并不排除某些专家在坐门诊的时候确有敷衍的情况出现,可是多数情况下患者就诊感受的落差也与双方期望的差异有一定关系——你期待专家对你的头疼脑热嘘寒问暖,可专家表示人家只想知道你的病症之后给你对症下药,好继续看下一个。在患者群体中间,这极易被传播成“医生不负责任,对不起挂号费”的说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疑难杂症,需要住院收治的门诊,还是普通的头疼脑热,你在专家号花的是一样的挂号费,达到的“效果”从不同病症的角度来讲,就要相差很多了。事实上,一个很残酷的说法就是——你去看病,很多时候并没有考验到专家的能力上限,住院医、主治医师、副高、正高都能看的病,结果一样的情况下,为何每次都要动用最高等级的人力成本,并为此付出更高的费用呢?

浪费的不只是你的钱

让我们来梳理这样一个链条——小病挂专家号→普通号少了一个病人→专家号被占了一个名额→普通号门可罗雀→专家号早早就抢光了→真正需要挂专家号的人有多少呢?

没错,你花一百块钱看专家号,结果这个病普通门诊几块钱就能搞定,浪费的不仅是你医保卡里的钱,同时也无意中消耗了一个专家号的名额——其实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不成文规定,为了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对“就诊时间”的要求,对每个号的看诊时长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下限),与此同时,专家号每天的数量显然也是有限的。你挂上了一个专家号,同时就有另外一个人挂不上专家号。

若不考虑号贩子的因素,那么无意中大家就都是这个专家号的竞争者。然而正如上文所言,你并非所有时候都需要挂专家号,毫无疑问感冒挂专家号只为开药的行为,就是浪费资源。

你总不至于傻傻地问,那别人可以去挂普通号啊?一个主治医师看不了的病,你挂了普通号又有什么用?到这儿,资源就已经是双重浪费了。更可怕的是,一般这种病耽误的都不仅仅是一两个号,对患者而言求医无门的后果可能会是非常严重的。

好,问题又来了,这道理并不是大家不懂,但可能有的人只是出于对自己“就医质量”的一种单向选择——既然有专家号,我当然有权选择最好的。对这种想法我毫无驳斥的想法,没错你有你的自由,吃油条买一根扔一根也是自由的,虽然老祖宗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

可是显然出于一种对资源合理利用和分配的观点,我们是不能这么干的。尤其当这个资源在中国显得极为稀缺之时,你就更不没有理由去浪费它了。

然而大家又会觉得这并不是浪费,长久以来对国内医疗水平的信心缺失让人们对“专家号”这个东西奉若神明,同时却又小心翼翼地审视着给自己看病的专家们——无数次被公开报道的事实证明,大家内心对于医生能把自己医好的希望无比强烈,甚至到了“你治不好我你就肯定有责任”的程度。可是对于医生们而言,没有理由不去尽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可人有时真的改变不了终局。倘若患者真出了问题,医生们被患者或患者家属们“追责”的路径不一,有的被告上法庭,有的则不幸直接遭遇毒手,在极端的患者和患者家属眼中这甚至被看作“一命偿一命”。在医院大院里度过的二十年生命里,刚踏进楼里就发现门诊大厅被人设了灵堂这种事我是见得多了。

实际上,对看病这件事患者和医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从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人们内心的恐慌,而此前的诸多报道中毫无疑问也存在着对医者的妖魔化和地图炮,所以略显任性地去选择专家号,对很多“小病患者”来说又确实是大环境下人们内心中固有意识所导致的一种无奈。

换种方式能满足胃口?

有问题怪体制,这种思维并不一定是错的。医疗资源长期以来僧多粥少确实让看场病都像计划经济时代哄抢年货一般紧俏,而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人们如今宁愿每天和其他患者、号贩子等一起争夺宝贵的专家号资源,也不愿意“量病择医”更加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服务。究其原因若说体制一点锅都不背,是不可能的。

正如大医院里专家和普通医师的门诊情况截然不同,实际上人们心中对“大医院”、“一般医院”、“破烂小医院”、“卫生所”的刻板印象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家的就诊选择。这与长期以来基层的小型医疗机构被疏于建设和管理,显然是分不开的。

打个比方,当你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你可以选择家门口走路不到十分钟的社区医院,也可以选择地铁三站之外的一家三甲医院,你最终会去哪个?

答案很显然。那么我就想问,遍地开花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干啥用的?

是看病的呀。

可是你会去那里看病吗?

我再次重申,你的选择是自由的。不过这和之前选医生的问题一样,同样也是一个浪费资源的问题,只不过这个议题所涉的面显然是更大一些了。到大医院尚且要看专家号治感冒,对这样的人可能就更没办法指望他去社区医院看病了。

社区医院设备条件较差,病人本来就不多→工资待遇差,好点的医生都留不住,病人就更不愿意去了→病人越少,社区医生收入就越少→收入越少,就会想方设法乱开药增加收入→乱开药越多,病人就越不敢去。

恶性循环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到了这轮医改,让社区医院分一杯羹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而与此同时一个在国内尚属新奇的概念被提出:家庭医生。

和社区内的片警作用差不多,家庭医生更像是“健康片警”——了解掌握所负责的几户家庭的健康状况,并给予基本的医疗保障。当然,如果说大病和一些高端、私人化的检查和诊疗,可能这“家庭医生”尚且还做不到,这个理想型的设计更像是外国流行的私人医生。实际上,家庭医生在目前的“初级阶段”,更多还是在为养老保驾护航,而每个家庭医生的覆盖范围则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所以,随着医改的水继续深下去,家庭医生能解决如此众多的实际问题吗?很尴尬的是,改了这么多年之后,首先我并不觉得社区医院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可能在城市中这些基层机构得到了一定的资金投入,更新了设备设施,但医生的服务倒是没怎么变,这也直接导致了人们依旧不会走进那里去看病。以此类推,家庭医生这个东西在养老领域的推行尚需要时日,推广到大众身边就更是可望不可即了。

不过,无论指望用什么解决看病挂号难的问题,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最后说点有的没的。

对于医院而言我无比熟悉,也无比陌生。从小在医院大院里长大,不知看病难是何物的我一直有幸享受父上大人和母上大人的私人医生级看护。不过此番言论,毫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如今相距父母两千公里,看个病要也要去跟号贩子们排队抢号了,可甚至连怎么挂号,第一次都要别人教我。

所以其实我很讨厌去医院,除了需要检查一些指标不得不去之外,我几乎都在凭自己的经验“诊断”并给自己开药。很抱歉对于所谓“专家号”我并没有多少实战经验,事实上我也一次专家号都没挂过。好在是自己给自己开的药,迄今为止还没吃死过人(死过我也就不会在这儿扯淡了)。

据此,我也稍微有了一点底气。

今天某童鞋跟我说,她和我也一样不喜欢去医院,除非是有什么不得了的大问题。

我答,好歹你还有个赤脚医生,应付日常,足矣。

2016.12.9

相关文章

  • 也谈专家号和家庭医生

    “还是没熬的住,下午来医院了,运气好居然能挂上号,而且有专家号,只是这里挂号费实在是惊人,花完钱肉疼,不知道跟几块...

  • 一人一策 健康扶贫

    以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张建平主任和潘莉为带队的省级专家、州妇幼保健院来向春院长和县、乡、村五级家庭医生签约团...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蓝天是我的家庭医生 白云是我的家庭医生 泉水是我的家庭医生 绿树是我的家庭医生 新鲜的,有点甜味...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蓝天是我的家庭医生 白云是我的家庭医生 泉水是我的家庭医生 绿树是我的家庭医生 新鲜的,有点甜...

  • 左手春天,右手随访包——健康随访进行时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我们家庭医生团队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只要你家庭医生签约后,我们的家庭医生将为您做健康指导,健...

  • 学习的苦与乐

    下午网络学习,听专家们讲成就自己,影响他人。专家从不同角度谈自己成长,谈团队合作,谈成果分享。 要想成为专家,就要...

  • 关于健康与长寿……值得深思!

    《著名医学专家谈健康和长寿的新理念》 ——一个...

  • 35-贝加尔彭彭03days#裂变增长实验室#

    由于陶笛是低单价产品,无需咨询就能成交,所以设定三类账号:专家号、成交号和裂变号。 A:专家号。​用来营造人设,陶...

  • 2022随笔(18)

    周一我找的专家不出诊,周二车限号,周三专家出诊最后一天,车也不限号,我们就来办理出院医保手续和拿药。 早上四点多我...

  • 3月22-24日北京安贞李斌教授将在重庆送子鸟亲诊

    为让更多不孕不育患者不用远到北京提前排队抢号,不用花高价从“号贩子”手中买专家号,不出家门也能预约李斌教授专家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谈专家号和家庭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us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