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风范

作者: 精灵的孩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3-11 15:47 被阅读221次
    家国风范

    常说颍川出名士,陈氏就是其中显赫的一族。

    陈家起源于公元104年,老祖宗是陈寔(字太丘),要知道他的十一代儿孙个个都是大才子,是国家的栋梁。其中陈寔和他的两个儿子——陈纪(字元方)和陈谌(字季方)被誉为“三君”。为什么呢?今天的故事就是围绕他们展开的。

    家国风范

    陈元方七岁时,陈太丘邀请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因为好朋友晚了,陈太丘就自己离开了。后来,他的好朋友到了,看陈太丘不在就生气的骂道:“你约好了和我一起去,自己却先走了,你就不是个人!”这话被在门外玩耍的元方听到了,说:“你本身晚来了,就是无信。现在还当着孩子的面骂孩子父亲,你就是无礼。”朋友听后十分惭愧,下车想要道歉,元方毫不理会,转身就走了。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元方对低下品德的不屑一顾,还嘲笑了友人凡事都怪别人的粗鲁。

    有一次,陈太丘去拜访荀朗陵,因为陈太丘勤俭朴实所以家中没有仆人,但是为了不让荀朗陵误会,他就让元方驾车,季方在后面跟着。因为长文(陈寔的孙子)比较小所以陈太丘就让他坐在车中。到达荀府之后,荀朗陵让他的儿子们招待他们。当时文若(荀朗陵的孙子)还小,坐在荀朗陵的膝盖上。正如太史说:“真人东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历史长河中颍川陈氏和荀氏两大家族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陈寔的儿子们从小就聪慧过人,这一点在以下几件事中表露无遗。

    有一天,陈太丘家里来了客人,陈太丘就让两个儿子蒸米饭。正在做饭的元方和季方听见自己的爸爸正和客人聊国家大事,都放下手中的活偷听,结果忘了放箅,一把米撒进去就成了粥。太丘并没有发飙而是耐心地询问原因,两人如实回答。太丘问:“你俩还记不记得我们刚刚说了啥呀?”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竟然将太丘与客人的对话一字不漏地说了出来。太丘高兴地说:“那吃粥就吃粥吧!”

    还有一次,一人问陈季方:“你家老大有啥能耐可以担起天下重任啊?”季方说:“我爹就像生在泰山拐角处的桂树,虽然高不及泰山,深不及源泉,但却上为甘露滋养,下为泉水润泽。你来说说我爹有何功德呀?”季方这样回答既不是自夸,又能表现爸爸受皇帝的赏识,为百姓所爱戴。还让别人无法反驳。

    唉,人终有一死,伤心事来了。陈太丘去世了,陈元方悲痛欲绝,他妈妈看到了心疼,就给他披上了锦被。后来被当时的名流郭林宗看见了,一顿痛骂,后来的几百天里,再也没有人来悼念了。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很心疼元方,我觉得他并没有不孝,对父母的孝敬不应该只看守孝三年的表面行为,应该看父母还在世时孩子与父母生活的每一天每一秒。如果平时孩子对父母很尊敬,就算他没有这些礼节,他心里肯定也是爱父母,尊重父母的。

    这就是陈家的故事,现在知道为什么他们被誉为“三君”了吧?因为他们有优秀的家庭教育,门府风范。相信每一个人的家里都会有家规,来看看我们家的吧!

    我们家首先提倡尊老爱幼,懂得孝顺和体贴。第二是正直善良。比如我的太姥爷,太姥爷在世时是医院的院长,他去世的时候几乎全医院的人都来为他哀悼,他们说:“太姥爷是有史以来做事最公正的一任院长。”还有我的太姥姥,当时文化大革命时,几乎所有人都疯了,他们不允许大家看书,还要互相揭发,但是太姥姥没有,她说:“当时社会都认为接发别人是对的,可是我认为我那个朋友只是看了几本书,不至于遭到如此惩罚,所以我给他们通风报信,我只做我认为对的事。”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不要跟帮瞎起哄,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就是正直善良。第三就是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就像我70多岁的姥姥学电子琴和书法,零起步的奶奶也开始奋力学习英语,她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当成自己的生活。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最后,就是控制情绪,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冤冤相报何时了?遇到任何事,都尽量不要发脾气,因为你的愤怒只会激起更深的愤怒。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太好,人人都脾气大,要好好改进。

    小家成大国,什么样的家风就能铸造出什么样的国格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国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vi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