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他非真他

作者: 精灵的孩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4-07 16:25 被阅读85次

    “华歆这名字我貌似听过哎。他是被管宁割席分坐的那个吧?”“对对对,就是那个跳梁小丑嘛!”一提到华歆,有人可能会这么说。的确,“园中共锄”和“割席分坐”似乎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爱慕钱财和虚荣的华歆。《三国演义》中的华歆背信弃义,抛弃孙权投奔了曹操,帮助曹操杀死了伏皇后和两个幼小的皇子,还上蹿下跳地逼着汉献帝让位给曹丕。可你如果只知道这些,那你认识的可能是个假华歆!真正的华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看看华歆真的是贪图钱财的人吗?《三国志》记载,华歆离开徐州时,城里的人们都带着金银财宝想赠送给华歆,他先一一收下并暗自做标记,临行时却对大家说:“我并不想拒绝大家的好意,但孤身一人携带这么多财物出远门,会惹来杀身之祸,请大家替我考虑考虑吧!”大家只得各自领回了赠金并夸华歆德行高尚。后来华歆一路升官,身居要职,本应家财万贯,但他以“赐禄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此外,皇上赐给他的女奴,他都将她们许配人家,让她们重获自由。由此可见,华歆并非爱财如命,而是简朴淡雅之人。

    有人说华歆没什么真才实学,但真相是这样吗?《三国志》有这样一个故事。华歆在孙策麾下当官时,王芬与百官商议废除汉灵帝,王芬暗中邀请华歆、陶丘洪一起商议,陶丘洪想要参与,华歆却阻止陶丘洪说:“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就连伊尹、霍光都感到困难。王芬性情急躁,做事粗枝大叶没有谋略,这事必定成功不了,参与了就可能是引火上身,您千万不要参与啊!”陶丘洪听从华歆的劝告没有去。之后王芬果然失败了,陶丘洪这才服气了华歆。怎么样?华歆的确很厉害吧?

    还有一次,华歆与王朗一同乘船,一个逃难者想要上船,华歆左右为难,王朗却对华歆说:“大兄弟,别那么小气嘛!船还宽着那!”说罢扭头对逃难者说:“来来来!快上船!”谁知船行一半,强盗追了上来,这下王朗急着要将逃难者赶下船。可华歆平静地说:“我本来就预测到了,但你既然当初承诺人家就不能再抛弃人家了。”

    从这两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华歆善于分析问题,看问题有远见!而且他有自己的原则,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到底。

    不仅如此,华歆的才识也很受其他大臣们的尊敬。只要商讨国家大事,就一定有他华歆,只要有他华歆在,其他人都不敢再吱声,都认为相比华歆自己的想法只能算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只有华歆离开,文武百官才敢叽里呱啦地发表意见。所以华歆被称为“华独坐”。

    华歆也不是一些人想像中的贪官污吏,而是心系百姓的好官。《三国志》讲,魏明帝命曹真从子午道出兵伐蜀时,华歆立即上书说:“我真心希望陛下把精力集中在治国之道上,而把讨伐作为将来之事。况且千里运送粮草,也不能获得用兵的好处;而且越过天险深入敌后,也没有完全获胜的把握。听说今年征兵差夫这件事情,就大大损失了农业蚕桑业。治理国家的人把老百姓作为基业,老百姓把穿衣吃饭作为根本。如果百姓没有缺衣乏食的忧患,没有离乡背井的想法,那么这就是天下特别幸运的事。至于蜀国吴国的骚扰,可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等待时机。”魏明帝听后很赞赏华歆并感谢他的劝诫,下令让曹真带兵回来。

    我很敬佩华歆,因为他当官不谋私利,而以百姓安居乐业为己任,敢于向皇帝进言。但即使这样,仍有人认为他一会儿投靠孙权,一会儿投靠曹操,还背弃汉室,总是背信弃义,不忠不义。那什么是“忠义”呢?

    我认为,心、中为忠,忠就是心中不会有歪门邪道,永远向往光明,所谓的忠诚并不是忠于某一个人。比如说刘安杀妻只为不让刘备饿着,这,就叫愚忠。忠是忠于正义、忠于自己的信仰、原则。你是否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是否践踏了自己的尊严,是否触碰了自己的底线。华歆忠于的是一个能让国泰民安的好皇帝,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去为百姓造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他是忠诚的。

    看一个人或一件事绝不能太碎片化、感情化,那样的华歆并非真的他!只有通过看正史记载,辩证思考,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全面的华歆,一个真正的华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他非真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yy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