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个全员参与和高层次思考模型
1.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对于有的学生而言,他会挖掘自己头脑中的固有知识,找出一个现成的定义,然后再将这个定义清楚地表达出来,就完成任务了。适当地回应这个任务,不需要深入分析概念,以及概念的必要条件。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系统,这个过程还需提高。
如果想得到高层次的效率,需要调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在之前学到或者事先知道的知识之间建立很多认知联系。
2.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机会,挖掘课程得主要内容,并对学习内容做出合理回应。大力激励其高层次思考认知,激励良性循环。
3.判断模型
(1)低认知,低参与
灌输式教学。
(2)低认知,高参与
回顾或运用已学内容,但内容经常被忘掉。
原因:没有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普遍联系起来;有的课堂好玩,但没有深层次思考,知识依然易遗忘,模式被记住,但内容、原理易被遗忘。
(3)高认知,低参与
选择性造成一部分学生表现出高层次思考,高质量学习机会有限,积极进行深层次思考的学生获得高层次思考机会,从中获益更多,学生成绩会有差异。如果想突破成(4),需要应用全员参与技巧。
(4)高认知,高参与
方式:快速绘画、结对交流、联网讨论、排序、剪贴、黑板汇总、图标天空、讨论卡片等等。精心设计授课方式,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主动参与并投入认知型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