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因为艺人自杀事件,抑郁症引起了大家的广泛热议和关注。
这篇文章不聊专业知识,只想跟大家分享分享我和“心理咨询”的二三事,仅供参考。
虽然,大学没能选到心理专业,但是自己对这个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在大学期间,曾因为《非诚勿扰》而迷恋上性格色彩,也因木村拓哉和绫濑遥的《MR.BRAIN》而对微表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曾在临近毕业时,因为压力大而鼓起勇气去找学校的心理老师做咨询。这段经历和体验非常的有趣。我对此的概述是“哭着进去,气着出来——这算哪门子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
直到后来,想要考心理咨询师,于是去参加培训班,听了老前辈的分享以及学习了专业的知识,才意识到......老师,对不起!您是专业的!是我错怪您了!
在这里很想跟大家互动一个问题:你想象中的心理咨询是怎么样的?
我在学习和了解心理咨询之前,我把心理老师看成和其他老师一样,遇到了问题,可以直接拿着试卷或者作业去问老师:老师,这道题为什么选B不选C?
(如果你非逼着心理老师给你个标准答案,那么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说:因为B字数最少......)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刚接受完“初诊”。她跟我分享她的感受时,我忍不住笑了,因为这不就是当年的我吗?
觉得自己看过几本心理方面的畅销书,加上自己的“浓厚的兴趣”,就觉得自己是“半个专家”。于是,我们往往会在进行咨询的时候,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而且在第一次进行咨询的时候,双方信任还没建成的时候,自己的信息也是选择性地透露。
然后,就希望对方能够通过这些“表象”给自己眼前的事情出个解决方案。
首先,心理医生不是算命的。其次,心理医生也不是乙方,所以也不要动不动就让人“出方案”。实际上,心理医生更像是个“垃圾桶”,但是一个会跟你对话的“垃圾桶”。他会引导你诉说,倾倒你心中的所有纠结,然后指引着你自己一一解开。
记住,解铃还需系铃人。而这个人,最主要还是自己,而且就算不是自己,也一定不会是这个“垃圾桶”。心中的千千结,还是要自己亲自动手,才有机会避开千千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回顾”。但这是大多数人不愿意面对的。
回忆,有的时候比醒着更痛苦。
于是,有的诊疗者一开始都不太愿意和医生一起走这一步,又或者是“要求”被催眠,因为醒着回忆实在是太痛苦了!
我作为体验型学习者,经常给自己创造不同视角的体验。比如,作为老师,我也经常去学习新的技能,保持自己的学习力和记住作为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状态。那么,我在教学的时候,就更容易有“同理心”和学生产生共鸣。
心理咨询也一样,我先是作为“患者”,后来又体验了“医生”。所以,在这之后,即便我遭遇心理低落的时期,我也可以自助自救。而且,如果有必要寻求专业帮助的时候,我也可以当个“合格”的病患,配合医生诊疗,让自己及早恢复健康。
我和大家分享这段经历,主要是想降低大家对“心理咨询”的恐惧和过高的期待。以及心理和生理一样,偶尔来个体检,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当然也可以选择和身边信任的朋友多聊聊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