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Good play
你和美之间就差这档满分节目

你和美之间就差这档满分节目

作者: Sir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8-04-25 19:51 被阅读782次

    没推荐它,是Sir的错。

    趁第二季开播,羞愧地把它送给你——

    《局部》

    出品人和制作人是梁文道,主角是陈丹青

    海报上的介绍如此这般:

    不是艺术史,亦非绘画入门,只有一盏台灯,重新点亮了视觉,跟随陈丹青的眼睛,娓娓解读画家眼中的绘画传奇。

    Sir还有一句俗的,更可以简单解释它的重量:

    高晓松有《晓说》,梁文道有《一千零一夜》,陈丹青有《局部》。

    这档节目的形式是,陈丹青淡然地坐于椅中,用缓慢、软哝的声音,给我们讲点关于美的事情。

    豆瓣给它划分的类型是脱口秀……

    Sir觉得这样很不妥,因为《局部》才没那么娱乐。

    但它确实又制造了另一种更带“境界”的娱乐。

    像是古人的一次聚会,又像志怪小说里的一次访仙奇遇。

    不到1分钟的片头,会给你一种特有味道的仪式感:

    陈丹青坐在桌旁,慢慢翻看书籍。

    考究的构图,精心设计的打光,营造出沉静的氛围,油画般的画面质感。

    随后,伴随着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一首,背景光盏盏亮起,照亮了各个角落里,那些神秘而伟大的画作和雕塑。

    等到灯光全部亮起,陈丹青手里的烟也燃尽。

    正片开始。

    怎么说呢……感觉就像你无意间步入了画中,而画卷灵魂的“主人”就在彼端,等待着兑现给你一个陈丹青般的夜晚。

    这特么才是装逼的极致——毫不装逼。

    装逼这件事,年轻人都喜欢,但没几个做得好。

    因为装逼其实没有捷径……恰恰是术业有专攻。

    我们平时讨厌的那些装逼犯,关键还是肚子里的货太少。但真正功力深厚的大家,人家只是自然而然地举手投足,谈诗论艺,就足以让世人热泪盈眶。

    所以《局部》Sir迟迟不说,也有着自己的理由。

    Sir不够他装逼……

    想获得《局部》最好的观看体验,第一步,恰恰就是了解这个人。

    陈丹青。

    画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这些是职业,是身份。

    或许还有一些词,是性格。

    比如愤青、嘴炮。

    当年某媒体点名批评他,说他“抹黑中国”。

    他确实抨击过教育制度:

    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决不会要梵高。

    抨击过北京城建:

    城市景观,全毁了。有哪个古老国家这样义无反顾地糟蹋自己的帝都,抹杀自己的历史?开罗?马德里?伊斯坦布尔?罗马?巴黎?京都?奈良?彼得堡?没有。没有一个古老的都城像咱们的北京这样持续毁容,面目全非,恨不得把北京的模样全给改了。

    但如果这些“过激言论”是在抹黑中国……

    那么,陈丹青也挺爱黑美国的:

    我刚到美国,正赶上流行”雅痞“生活方式,高级中产阶级,玩健身,在一条滚动的皮带上迈开大步昂然走,各种器械练身段,跟他妈刑具似的,弄一身一身的臭汗,对自己很满意,然后冲洗冲洗,上某层吃牛排,一个人吃,很满意。(陈丹青谈现代人的怪癖)

    黑,是抹黑的意思。

    可看到缺点就指出,如果这都算黑,那国人的自尊心也太不值钱。

    这不叫黑,这叫“不装”。

    都知道,身为大家,总得端着点。尤其在中国,这可是传统。

    你端着,就有了资历,有了神秘,有了职称、名声、待遇……

    陈丹青是个反例,他不端着,反而经常“有辱斯文”,爆粗对他而言,更是家常便饭。

    说到中国人的信仰,他说:

    谁说中国人没信仰?中国人的信仰就是:

    去他妈的,活下去最要紧。

    《局部》里,当他谈到自己喜欢的画,也会突然爆一句:

    “次奥,画得真好啊……”

    而谈到大家都敬仰的大师,比如印象派的几个画家,他还是这样:

    “尤其是后印象派的几个……几个……几个……额……

    ……几个傻逼。”

    如果有人此刻想说,陈丹青这么粗鄙,这么狂,哪有大师的样子。

    那么Sir想提醒一句——小心哦,就是这种人,最容易被所谓的大师、大家忽悠。

    (说到大师,请允许只懂电影的Sir,举几个你们都知道的例子,比如同样爽快直接的黑泽明,同样苛刻计较的宫崎骏。)

    真的大师,长的样子都差不多。

    粗口,确实未必。

    但一定会有其他各种方式表现出的真实、率性

    这种性格与态度不仅是对别人,也对自己——

    《局部》第一季首映后,陈丹青被请上台讲话,他的讲话内容非常干瘪:

    “我都不忍看,自己就是个傻逼,没什么好讲的。”

    然后就下台了……

    再问一个问题:

    陈丹青,愤青吗?

    Sir生活里没遇到过,但从节目上看,陈丹青怎么都不像一个激烈的人。

    反而平和、亲切

    他经常会在说完自己的观点后,补上一句:

    这是我胡说的啊。

    国学家见笑了啊。

    还有很多(人)研究得比我更深的啊。

    等等。

    你看他把自己摆得很低,但有些人玩起这套,显得虚伪,显得装。

    但人称“通才”的陈丹青这么说,你会感觉这是真的谦逊。

    懂得越多,越知道自己沧海一粟。

    沧海Sir不知道有多大,但他这一粟,分量早已非同一般。

    在很多同学度娘他的空隙,来,我们欣赏一下人家27岁时就画出的《西藏组画》……

    陈丹青作品《进城》,2013年12月被拍出550多万的成交价

    好,说了好多话,但关于陈丹青,Sir却感觉自己啥也没说。

    不如结束尬聊,由此进入《局部》吧——

    这档节目,主要是谈论一些经典画作,譬如《南巡图》《流民图》《死亡的胜利》……

    听陈丹青说,一是听他的学识丰富,二是听他的见解独到,三,是听他这个人,生动而不做作。

    谈画作,《局部》不是教你学画,或者给你高屋建瓴谈艺术史。

    恰恰相反,它的着眼点,是局部。

    陈丹青每一集,都会从一个微小的、艺术家不常聊的点出发,给你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譬如第一集。

    他挑了《千里江山图》来讲,是想破除大家的一个印象。

    大画家都是长胡子的白发老头吗?都得历练到一定程度才能画出名作吗?

    no。

    《千里江山图》是我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和《清明上河图》一个level。

    但它的作者王希孟,画这幅画时年仅18岁。

    20米的长卷上,是大宋的锦绣山河,是年轻人海纳天下的雄心。

    如果把这幅画切割成一个个局部,每个局部都是一幅画。

    《千里江山图》局部

    陈丹青说,绘画靠手艺和眼光,眼光又分为观察之眼经验之眼

    经验可以随年岁而获得,但观察之眼却没法教,是天赋。

    同样一副景象,不同人看到的不一样。而年轻的艺术家感知功能是全息的,很敏锐。

    等到年长,虽然会获得一些,也必然会失去一些。

    过了18岁,王希孟都画不出同样的画了。

    毕加索也是。

    他的玫瑰色时期是在20岁左右,德拉克罗瓦画《但丁小舟》才23岁,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像时才26岁……

    多少天才的杰作,都出自少年。

    艺术有时缺的不是经验,而是混沌初开时闪现的灵光。

    身为观者,当你真的领会到这灵光,你也就交会了时间、空间无比遥远的某位古人:

    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他好像知道,过了几年他就死了(陈丹青语)

    在Sir的耳中,这就是对“局部”二字最好的解释。

    很多高深艺术书籍里的艺术品,不太谈及这种“局部”。

    我们课本上学到的绘画雕塑,也很少谈到这种“局部”。

    它们在谈共通的大时代、大历史、大人类……

    而局部,是画上一个最微小的细节,也是人心灵某处最微小的体验,它是很难写进书本的。

    恰恰也是这种“局部”,才能从冷冰冰的画作抵达鲜活跳动的人心。

    所以从局部看懂的,不一定是画,反而可能是你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体验。

    我们很缺这种节目,因为时下很多节目,也不能帮助提升真正的审美。

    有人要问了:

    提。升。审。美。。。这么虚的东西,我们很缺吗?

    对不起,很缺。

    只说大家最熟悉的穿着吧——知乎有人问中国人审美大概在什么水平,回答大多是吐槽,认为审美相当堪忧。

    源自@肥肥猫

    上图还是2015年……但到了2018呢?

    最潮男子装扮,是快手带火的豆豆鞋紧身裤。

    Sir不这么穿,也没觉得特不对。但Sir认为,如果全都爱穿一样,其实就是某种不对。

    还有小学生教材。

    你觉得害行?

    那你记得80年代的小学生教材长啥样吗?

    封面倒不是大事。更关键的是,我们只看重语文数学英语……

    而审美能力其实和读书识字一样,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

    某教授曾心痛地表示,艺术素养教育真的好重要,基本知识考核外,审美品质的考核也不可缺少。

    缺少审美品质,那么神州大地,结果就是这样的……

    曾经,大小城市都有一座“白宫”。

    曾经,大小农村都梦想着在村边盖一座天安门城楼。

    中国人是最健忘的,因为我们的历史太久。

    久到我们忘记了汉朝,忘记了唐朝,忘记了宋朝。

    忘记了,中国曾是一个在几千年间,在地球上审美独树一帜的国家。

    《局部》就是来提醒你的健忘的。

    看完《局部》的人,都会意识到这种健忘。

    比如周一围,就提醒过好几次。

    比如今天,Sir也来提醒了。

    也许你还不知道自己的审美在哪一个档次。

    也许你确实意识到一点——太多轻松的无门槛娱乐,总在每天重复着,为你制造着无意义的“狂欢”(或者为它换两个称呼——“空虚、焦虑”?)。

    那你就真的需要《局部》。

    但这,其实还不足以令人安心。

    陈丹青并不是看《局部》长大的……他看的太多。

    你还需要知道的一件事是:

    即使美如《局部》,也只是审美的局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优酷有

    编辑助理:想找个人养的柳飘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和美之间就差这档满分节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ay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