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网易云音乐是网易旗下首款移动互联网领域音乐产品,当它一出世时就深受大众的喜爱!该播放器主要受众是热衷社交分享的青年人以及重视音乐品质对于软件体验要求更高的音乐爱好者。它的粉丝还有非常多追求个性的音乐爱好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加深一下对它的了解吧!
产品概述: 网易云音乐是网易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布局,而做为音乐领域的后起之秀,网易云音乐的定位是“移动音乐社区”,并以歌单为核心的组织方式强化用户UGC社交属性。
一、网易云音乐产品定位
网易云音乐的产品定位是做最有逼格的音乐播放器,网易云音乐的逼格体现在:
1.高品质的音乐库
网易云音乐提供的所有歌曲都具备320kb的高品质。对于用户已有的本地歌曲,网易云音乐还提供非常便捷的一键升级到320kb的功能,可以说将高品质的音乐做到了极致。
2.高逼格的界面设计
高度统一的界面色彩运用,大气而简洁。QQ音乐采用的红绿色调搭配的配色风格,没有保持一致性,同时红绿两色对冲式的运用有点不讨好眼球,整个界面效果看起来就要逊色几分。率先采用模仿留声机的播放界面设计,非常有逼格。随即也引来了竞争对手的争相模仿。
播放界面的主色调会根据音乐的专辑封面的色调而改变,逼格满满。当然同样也被竞争对手相继模仿。
所有调用菜单都保持一致的色调、图标大小和排列方式,整个设计的一致性非常高。网易云音乐对细节的一丝不苟,可谓处处体现了高品质和高逼格。
二、网易云音乐用户分析
1.年轻群体为主
85后占据网易云音乐用户数的86%
2.女性用户为主
使用网易云音乐的用户中,男性用户只占38%,女性用户占62%。女用户是网易云音乐的主流用户。
3.一二线城市用户为主
网易云音乐2014年度,移动音乐用户最集中地城市为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南京、武汉、深圳等全国区域中心型城市。用户从原有的东部、沿海城市等较发达地区,逐渐向哈尔滨、长春、兰州、天津、青岛、南昌、厦门、福州、佛山、东莞、昆明、桂林、贵阳等二十多个城市及周边均有大幅扩散;二线城市网易云音乐用户涨势迅猛。
4.用户人均收入较高
网易云音乐用户最集中在月收入3000-5000元、5000-8000元两档,而其它音乐软件用户月收入则主要集中在3000元以下;特别要指出的是,网易云音乐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用户高达25%,而其它音乐应用软件高收入群体相对稀少。网易云音乐用户具有相对于其他音乐用户收入更高的特点。
5.用户使用设备较高端
网易云音乐43%用户手机价格超过3000元,用户群具有很强的数码产品消费倾向。
6.用户听歌时间和空闲时间吻合,使用场景为上下班途中,工作空闲,午休,睡前时间
移动音乐应用在线人数从傍晚19:00开始攀升,到21:00升到峰值,热度一直持续到23:00开始回落;白天时段则从早7:00开始明显的在线人数提升,中午12:00-13:00期间出现小峰值。
三、网易云音乐核心优势
1.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功能使得网易云音乐具有优秀的用户体验。
网易云音乐精准的区分了两种找歌情况的用户需求的不同:
网易主打推荐的做法可谓非常聪明,很好的区分和准确把握了用户的两种找歌意图(①.场景触发的找某一首歌 ②.对听本地歌曲有了一丝重复的厌倦,希望听新歌),并采用针对性的设计和产品战略。网易通过降低关键字搜歌等功能的权重,主推个性化推荐歌曲功能,很好的满足了第二种找歌需求。
两种找歌情况下的用户行为学模型和不同的APP团队的工作内容:用户找歌情况①的行为学模型:
在行为一中的情况下,APP团队的主要工作就是:
1、提高搜索功能的便捷度;
2、优化搜索功能,提升搜索结果反馈的精确度;
3、烧钱,扩张曲库的大小;
4分析外部刺激源,紧抓流行和热点,及时跟新曲库。
(例如好声音、我是歌手、蒙面歌王等之类的音乐节目签定合作协议)用户找歌情况②的行为学模型:网易云音乐团队通过主打个性推荐,即发挥了自己做内容的长处,又避免了和QQ音乐这样的土豪竞争对手直接比拼乐库大小,还因为走了和市场竞争对手普遍不同的道路,抓住竞品没有在内容挖掘上做的很好的机会,在竞品已经大量占领市场的情况下,得以独树一帜,在初期就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认可。
网易云音乐还通过定位为“做最有逼格的音乐播放器”,即发挥了自己做产品设计的优势,又抓住了市场竞品设计还有提升空间这个机会。还紧抓了移动音乐APP的用户群以年轻人为主的特点,年轻人对高逼格有着极大的向往和热情,让产品具备了一个很强的卖点。
网易云音乐推出社交分享功能和音乐点评功能,可谓正契合市场的需求和自身平台用户点评精彩的优势,让听歌的同时看精彩的点评和人交流分享成为一种区别与竞品的愉悦的享受。
以歌单为中心,展开设计
个性化的歌单推荐作为网易云音乐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设计中应该强化歌单的重要性。应该以歌单为中心展开设计,使得用户在使用歌单听歌过程中,操作可以以歌单界面为基础展开,让用户尽量停留在歌单界面,从而强化歌单在用户心中的重要性。为此应该在歌单的界面和操作设计中引入以歌单为中心的信息和功能设计,让用户在使用歌单听歌的过程中,能不切换到其他页面就能完成对歌单的一系列操作。
原来的歌单界面设计:
歌单评论需要跳转到其它页面。用户要查看歌词,需要点击下方的播放框进入播放器界面。这些操作都会让用户从歌单的界面中脱离出来。
对歌单的功能进行重新梳理,将收藏、分享和下载三个功能放置在一个操作板中,作为歌单的操作区:
因为歌曲的评论,大多是将歌曲中表达的内容以用户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我认为可以将这些评论作为歌曲内容中很有意思的一部分看待。
所以将原本歌单中放置在操作区的评论,和歌曲列表、歌词一起放置在一个区域,作为歌单的内容区:
最后形成以歌单为中心的,新的界面:
用户可以在使用歌单听歌的过程中无跳转的浏览歌曲列表,查看相应的评论和歌词(无歌词的纯音乐配以符合歌词意境的图片代替)。歌词和评论的无跳转浏览,不仅可以使得用户能够更好的进入歌曲的意境中,获得更高的听歌体验。始终存在的歌单抬头区的标题和背景图像,还强化了歌单作为一个整体的特性,使得用户在使用歌单过程中,形成以歌单为单位听歌的操作习惯和心理暗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75928/1133b53047e4a35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75928/32330307b2b4eef4.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