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大寿
从来不觉得六十算是大寿,可偏偏有很多人,六十要过个“大寿”。
现在的农村,搞个名堂就能办几桌酒席,借着由头就开始敛财。多数人都不是情愿去的,街坊面子,亲属关系,等等等等。
刘老五,两个孩子都婚嫁完毕,两个儿子都是生了一个儿子,除了分家出去的大儿子生孩子是自己办的酒席,刘老五十年不到办了三场酒席,按说也不亏,可是看着别家办酒,礼金还水涨船高,心里不是滋味。
刘老五问媳妇,怎么能有理由半个酒席?
媳妇说,给你做个寿?
两人一拍即合,就开始通知儿子做寿的事。
大儿子是不同意的,他觉得自家几口人吃个饭就可以了,这倒好,摆酒,收礼,面子上好看,背地里不知道多少人说不好听的。不过小儿子同意,因为小儿子跟刘老五一起过,算作是没分家吧,这礼金怎么都得他收着。
过完年,刘老五没事就在街上转悠,见到熟人,哪怕是不熟的也要告诉人家,自己家里要办酒席,自己六十大寿。
邻里都是过意不去的,不愿意也要去,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办法而已。
附近有个邻居叫张三,张三今年也六十岁了,是个独居在家的老人,本不打算去的。
酒席开始前半小时,刘老五就给张三打电话,张三没接。
骑上心爱的小摩托,三两分钟,就到了张三家。刘老五知道张三在家,就是躲着自己而已。
“张三兄弟啊,你这咋不接电话呢?”
“五哥来了,啥事?我刚烧锅炉了,没听见电话。”张三掩饰说。
“你看,今天不是初六么,我过寿!前几天跟你说过的,忘啦咋地?”刘老五就揣着明白装糊涂。
“好好,你快去照顾客人吧,我一会就去。”
刘老五出去了。
张三“呸”了一口,气的牙根痒痒。
这么多年,自己家就一个闺女结婚一回酒席。自己都想好了,谁也不欠了,再也不随礼了,真是防不胜防的!
数数钱包里那几百块钱,狠狠心,咬咬牙,拿出来两张。自己已经没什么劳动能力了,每个月一百二十块的老人钱,二百块的退伍兵钱,这三百块,就拿出去三分之二,真是心有不甘。
酒席上,张三告诉刘老五,正月十六,自己过生日,家里不回来人,要刘老五去自己家也吃个酒,就请他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