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世中人先生了,尽管经常电话,特别是诗歌界偶遇某种偶发事件,比如陈超老师,比如卧夫兄,比如伊蕾大姐等等,我总是第一时间向他求证,而他资迅又几乎相当的准确。
世中人者,1972年生,姓氏名谁好像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好像他也从来不愿意告诉别人他姓什么。以至于打电话时,怎么称呼都比较困难。称其老世,中人先生或同志,又不姓世,称其世中人吧,又不太合乎中国式的称谓习惯,以至于每次电话开头,总先调侃几句,然后,才能进入正题。

记不清第一次见面场景了,应该是2000年前后,我那时候还没有车,六环路好像也沒有修通。从他住的六环外房山朱岗子,到我的住丰台庄维花园,坐公交车至少也要两个小时。记得也就是类似像现在这样一个桑拿天的下午,他至少挤两个小时的公交车来了,在我的陋室小醉一场。当时还有与我一起参加过89年北戴河文学夏令营,业已是参加了诗刊青春诗会,已经是青年诗人的耿国彪。国彪是河北人,与姚振函老师相交甚笃。当时就电话打过去,让我这位姚振函老师的粉丝,着实过了一把崇拜之瘾:
⋯⋯
不哭
不怒
不骂
平原人的眼泪
价值连城
--当我随口读出姚振函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在河北日报上的这首《风暴之后的平原》时,姚振函老师竟然记不起来了,而他那里知道,仅仅一句"价值连城"的眼泪,却鼓舞我们走过了多少夜路,又战胜了多少困难。
再一次较清楚地记得见到世中人先生,应该是2003年春天,他说他家地里的桃花开了,邀大家一聚,赏花或踏春仅仅是一个借口或理由,主要是想请大家到他的资料馆看看。记得那时候有一位长的很晴朗,也很爽朗的小伙子,很有点英武气息--这就是已经魂归天国的诗人卧夫,让人现在还清楚记得那张晴朗的面孔,就像藏域的蓝天白云,睛朗的透彻。
后来,后来应该是又一个清明节前后,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诗人海子母亲的照片,一个慈祥的老妈妈,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定了许多,神情淡然了许多。记不清当时和世中人先生通电话了没有。总之,大概没过多久,就传出他和卧夫修葺海子墓的事情--就是这么一位自己尚在小康边缘徘徊的人,几次下安徽去怀宁,而为海子立碑修墓的义举,让人发自内心的敬重。只是那时候资迅不像现在,朋友圈可以直播现场,微信汇款也很方便。说心里话,我原本想让他代我看望海子的母亲,由于信息的不畅通,却错过了为海子的老母亲尽孝的机会,让人很是遗憾。一晃又是十几年,也不知道老人家近况如何?还健在吗?怎么联系?
再一次,再次遇见世中人先生是在卧夫的最后的告别仪式上,看着那张晴朗阳光的面孔,逐渐的阴霾,逐渐变形,让人无法止住泪水。一个好好的人,为什么选择死呢?而且,又是那么残酷的方式--让自己置身野外,慢慢地冻死⋯⋯,我不知道卧夫离开时的天空,可仍似藏域高域,阳光下的诗人卧夫也会含笑么?总之,选择这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让人无法接受。

总之而总之,又说远了,还是回到世中人身上。世中人先生,毫无疑问是认识诗人最多的人,他为诗而奔波,拜会诗人就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他将自己定位为"诗歌工作者",我觉得十分恰当,也十分贴切。诗人,无非就是诗与人之间的关系,凡事总是需要人做,特别是像海子、卧夫、伊蕾这样缅怀或纪念的事情,总需要有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敢先站出来,敢于挑头,敢于担当,不计私利,这样才能汇聚起向上的能量,德化人心,尚化风尚,䁔风春雨,润物无声却有情,让逝者安息,生者念笑。
而世中人先生就恰恰是这么的一个人,三十年默默的坚守自己,坚守着自己的世界。世中人的世界,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诗的世界,山花烂漫,满山遍野!充满了不忘初心,澎湃激情的正能量。
附: 爬坡与心力
桑拿天经常让人心浮气躁。特别是享受过回笼觉的妙处之后,早晨这几个还没有开始桑拿的时辰,就显得弥足珍贵。是天马行空,信手拈来,而偶得一篇短文,还是在回笼觉里颐养身心?
这几天颇觉心力不足,像登泰山至中天门,唯有徒步十八盘而至岱顶。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坚持到最后,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力。记得尤以攻坚战而闻名的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石一宸老师将军说,攻坚战的胜败,往往取决于最后的五分钟,考验的是一个指挥员的意志和耐力。当自己的部队伤亡惨重的时候,也须知敌人同样伤亡惨重。如果稍稍犹豫,可能功败垂成。如果,毫不犹豫,一蹴而就,一定会蠃得最后的胜利--这位素有军中儒将,在解放济南的战役中攻陷王耀武司令部的老将军,感悟无不深刻,其实,人生又何不如此?
"海石分棋子,江波近酒壶"--清人杨度先生,集李商隠"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杜甫"柳影含云幕,江波近酒壶"为联句,就别有深意。人生如棋,潮起潮落,潮落潮起,大海是棋盘,礁石是棋子,世事沧桑,多有非人之定力或能力而能把握之事,所以,亦要有"近波近酒壶"的竹林七贤主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才叫真正的豪迈与豪气。孟子云善养浩然之气,曾文正公之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就是这样的善养,养豪气于心,蕴底气于胸,而养耐心力,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毅力和毅志。
人,总有这样的时候,如在爬坡登山,泰山极顶而刚至中天门处,向上攀十八盘一步比一步艰难。这时候需要有攻坚战时,敢于一越而起,能够坚持住最后五分钟的勇气与豪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实,也仅仅是生命的过程,难道不是么?!一切都会过去,唯有坚持,才能胜利到最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