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鹰随笔
第81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第81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作者: 侠客海鹰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22:21 被阅读0次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指,心即你要做的事,做什么事,你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身在其中。

  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践,理论结合实践,山重水复。

  致良知:开悟,在努力后突然悟出了真理,看到了阳光,柳暗花明有一村。

  每天写作品,总能悟到新的知识,很开心。

  心即理的理论基础是物我一体论,即身、心、意、知、物是浑然一体的,不可以相互独立的存在。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1:心是什么?

  心即你所想的事,你要做的事。

  每个人都有心,但每一个人的心都各不相同。心主要指每个人的内心,人的一切外在言行,都是内心活动的反应,人的一切因果都是内心活动的因果。

  

  你每天想吃什么?不由嘴巴决定,由心决定。你每天想做什么,不由双手决定,由心决定。你想与谁交往,与谁聊天,不由大脑决定,由心决定。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不由眼睛决定,由心决定。

  你每天的喜怒哀乐,不由感觉决定,由心决定。你打人,骂人,并非是手与嘴去做的,手与嘴不过是工具而已,是由心指挥的。

  

  我们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无形的世界,心的世界,一个是有形的,物的世界。无形的世界即心,是因,有形的世界即理,是果。

  心是我们的心理活动,主导着我们的一切,控制着我们的一切,这便是心。

  

  2:理是什么?

  理是结果,理是物,理是有形的世界。

  理是你所想所做的结果,理主要指物质世界,人内心之外的,由人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包含人的内心结果,人的一切结果皆因人的内心而引起。

  

  举例:你打人了,不论什么原因,你的内心指挥你的拳头打了,打人的结果不论怎么样,你觉得对也是结果,觉得错也是结果,而这个结果就是理,你认为对就是对,你认为错就是错,每个人都不一样。

  

  人类世界除了大自然以外的,各种产品,商品,都是由人创造的,在创造产品之前,是先有想法,还是先有产品?肯定是先有想法,这个想法是心,创造出来的产品是理。

  即,你能想到什么,才能做到什么,你都想不到,怎么会做到。

  心即理,实质上是说,有因必有果,因果相连,是因果关系。

  

  心即理的理论基础是因果关系论,是物我一体论,即,身,心,意,知,行,物,是浑然一体,相互联系的,不可以独立存在。心即理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规律,即每个人的内心,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及结果。用大白话说,这是你所理解的,你所认为的,事实上也是这样,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定论,你的看法即心,你的定论,评价,即理。

  

  你说好便好,你说坏便坏,但仅代表你自己,这便是心即理,自我认为的,有偏见,我认为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3:知行合一,知是知识,知是理论,知是读万卷书。

  知是我们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知是我们从别人嘴里听到的知识,知是我们从网络上看到的知识,知是我们从学校学到的知识,知是我们从电视剧里看到的知识,知是父母告诉我们的经验与方法,知是我们自我思考产生的知识,知是无形中的智慧,仅存在于我们的大脑。

  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由于社会文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每一个人都接受了教育,学到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很多人都很困惑与迷茫,学无所用,所知所学,在实际生活中用不上,学校的教育,仅教了我们知,也就是理论知识,教不了我们行。

  

  知仅存于大脑,停留在嘴巴,如果不去实践,便产生不了价值,知即各种理论知识。

  

  4:行是实践。

  行是行动去做,在生活中,工作中,有些人很聪明,很会生活,很会干活,这就是实践。但他不会总结经验,总结方法,不会表达,让他说,他说不出来,让他做他会做,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人。

  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去行动,喜欢去做,但是他不懂,无知的行动会造成许多可怕的后果。

  每个人在工作中与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无知的行动,无知的去做,因此我们犯了很多错误,做了很多错事。

  

  最常见的是创业与恋爱,有很多人自认为想法很好,有能力创业,于是去实践了,去行动了,结果一败涂地,其根本原因是他不熟悉,不了解,不懂。

  

  有很多人,喜欢一个人或者被人追,于是恋爱了,在一起后,觉得不合适,其根本原因是她不懂感情,不了解对方。

  再比如旅游,如果你不懂历史,没有知识,去了天安门,长城,兵马俑,大雁塔,你是行动了,但是你看不到什么,感觉不到什么,觉得没有意义,这便是行。

  

  知行合一便是理论联系实践,去我执,去错误,不以知来否认行,也不以行来否认知,而是相互理解,相互融合。

  比如旅游,既了解它的历史,也了解他的现在,更亲身实践,去看,去感受。这样,每一处历史风景都很迷人,都有他的故事,都能给你启发,让你产生新的认知。

  

  比如做事,不论做什么都有一定的技巧,或着技术,在我们去做的时候,先了解理论方面的知识,然后再去操作,让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如果理论不符合,我们根据实践去更改与完善理论,从而做好事情,这便是知行合一,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人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即知识是知识,行动是行动,不懂的结合,不会结合,因而会发生很多问题。

  

  知道的人由于实践经验少,照搬理论,导致许多问题的发生,实践经验丰富的人,自以为是,放弃理论,导致许多简单的,不该发生的问题,由于无知而发生。

  

  既懂理论又愿意实践的人很少,大部分人由于懂得了理论知识,然后不愿去实践,因为实践既苦又累。而那些每日在实践的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或者没有机会去学习,去掌握理论知识,所以,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很少,但凡能够做到的人,都是一个有能力有实力的人。

  

  5:良是什么?

  良是开悟,开悟就是新的方法,新的观点,新的技术。

  

  知行合一的人,不论做什么,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会突然产生许多更简单,更好的,实用的方法。在他看来很简单,是顺其自然的事,自己做着做着就想到了。但是对于外人来说,不可思议,想象不到,认为你很聪明,与众不同。

  

  喜欢写作的人,如果经常写,写着写着就会产生许多灵感,许多想法,而这些想法与灵感,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不去写作,永远也无法产生。坚持写三年,重新去看,有许多文章,你都觉得不可思议,佩服自己,要让自己现在写都写不出来,这便是开悟,是在知行合一的状态下,境况下才能产生的。

  

  喜欢钻研技术的人,不论从事哪个行业,只要他勤于学习理论,同时去实践,并经常反思,总结经验方法,反复努力,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技术十分精通,并熟能生巧,更加灵活的操作或者解决问题,而这一切便是建立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之上,由于他对某些事物开悟了。

  

  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政治等,各个学科,各个行业都是一样的,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知行合一并开悟了的人,只有开悟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法,做到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便是良,即开悟。

  

  6:知是智慧,这个智慧不是学到的知识,或想到的知识。

  

  这个智慧是开悟后所产生的智慧,即把开悟后的经验,技术,再次形成理论,是由自己所产生的,新的,有价值的智慧。我们所看的书,所学的许多知识,实际上都是别人的智慧,是别人开悟后总结的理论知识,这个便是知。

  如果你要达到知,在开悟后,将你所悟到的一切,系统性的书写出来便是知。致良知是将自己的智慧与真理,拿去实践,拿去检验,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升华,去造福人类,服务大众,服务他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你所创造的智慧用于实践,便是致良知,至于结果好与坏,是另一回事。

  

  比如:经典,经典是良知。致良知便是造福人类,去传播去实践,至于信的人多与少,是另一回事,能被大众认可,对大家有益便是好,大众不认可,觉得无意便是不好。

  

  而实际上,大众存在认知盲区,大众认可的未必对,未必好,大众不认可的未必错,未必不好。

  

  心即理指:因果关系,内心的无形世界与外在的有形世界的关系。

  知行合一指:理论联系实际。

  致良知指:开悟产生的智慧,并将新智慧用于实践中,用实践去检验,然后不断升华。

  

  侠客海鹰

  

  2019年9月22日

相关文章

  • 王阳明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 灭“怨”心法

    佛家:苦集灭道 心学:心即理,事上练,致良知,知行合一 《大学》:知止,而后

  • 第81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指,心即你要做的事,做什么事,你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身在其中。 知行合一:理论联系...

  • 知行合一是圣人的专属!

    了解到王阳明心学最根本的思想“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 王阳明创建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

  •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一:心即理

    本文字数:2401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阳明心学有三大重要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尽管“心即理”的概...

  • 阳明心学之二2019-01-12

    心即理:七情六欲比人性更重要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基石,之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都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其实,“心即理”就...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8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礼”即是“理”,“心”即是“理”,道心掺杂了私欲即分别心...

  • 王阳明心学笔记一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心即理”,既然“人心即天理”“万事万物皆藏于我心”,事物之理都在我心中潜伏着,那么解除苦...

  • 心学-2020-05-26

    世界观:心即理 价值观:心外无物 方法论:知行合一 人生观:致良知 别人的

  • 薛定谔的猫,你理解了王阳明

    我们知道阳明先生的心学体系由三个递进理论支撑: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而想要入门“王学”,必须要懂得“心即理”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81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lp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