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蒋坤元老师的两本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早已经看完,却迟迟不敢下笔,一则怕自己的评论太浅薄,二则害怕实话实说,会不会对蒋老师有负面影响。
今天,重新读到路遥的一段话,忽然豁然开朗,觉得释然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争议是最好的交流,不圆满才是真正的圆满。
这个世界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有老虎、有麻雀、有蜗牛,万物霜天竞自由,存在就是合理的,和谐共生才是真正的自然之道。
我们现在都知道《平凡的世界》是经典名著。但,在《平凡的世界》创作和出版的年代,正是现实主义最不吃香,现代主义最受青睐的年代。现实主义被很多作家、评论家视为“老土”“陈旧”“过时”,而现代派、先锋文学则被认为是“时髦”。
所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就曾遭到出版社的两次退稿,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部农村现实主义作品,没有高大上的外衣。
现实主义文学“过时”了吗?路遥曾说:“考察一种文学现象是否‘过时’,目光应该投向读者大众。一般情况下,读者仍然接受和欢迎的东西,就说明它有理由继续存在。”
而蒋坤元老师的作品,一直秉承着现实主义的传统,从身边的小事,乡村的旧事,自身的成长,抽丝剥茧,娓娓道来。他像一个小学生,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写了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
读他的作品,有时候像喝一杯白开水,不过瘾,他写作没有什么花样技巧,写的也不是什么大事,更不会煽情卖弄,这也使他饱受非议。有的人拿他当靶子,标榜自己的孤傲和牛逼。有的人,拉他来垫背,不断黑他,达到营销自己的目的。
其实,蒋老师的作品,初读像白开水,细品才知道是山泉水、矿泉水,有真情实感蕴藏其间,拥有丰富的精神养料。
他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一个坚守现实主义的“过时”者,一位与时髦、时尚隔绝的乡土作家。

小故事,大道理,身边事,大智慧。广阔的农村天地,农民们的朴素人生观、价值观,在聊天式的话语中,在平平淡淡的叙旧里,总有一两点火星闪亮,像流星划过夜空,照亮心中一个温暖的角落。
那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那是我们魂牵梦绕的乡愁,那是最朴素的老农民的智慧,那是一片心中的桃花源。
蒋坤元老师沉浸在自己的童年,以笔为刀,一点点刻画出自己成长的印记。他像一个辛勤的老农,有时候,风风火火,出现在抢收抢种的稻田里,一把一把认真地收割。汗水打湿了他的衣衫,模糊了他的双眼,他偶尔只是抬起了头,望了望耀眼的太阳,看了看远方,他把太阳的种子种在了心底,把远方的诗行留在了大地。
有时候,他出现在收割后的麦田,努力弯下腰去,顶着烈日,与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赛跑。一个麦穗一个麦穗,他不知惫倦地捡拾着,那遗落在田间地头的一粒粒麦子,像即将消失的传统习俗,他小心翼翼地一个个编织成小故事,他希望做一个乡村文化的传承者,把乡土气息搅拌得更均匀,把老祖母、父亲和母亲的故事一遍一遍地咀嚼。
他像一头老牛,在田野里撒欢奔跑,在小水坑里尽情打泥,他在自己身上覆盖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泥土,与深爱着的土地深深拥抱。他就是这片土地的精灵,他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执着而倔强地守护着脚下的土地,希望与它们一起化为永恒的雕塑作品。
他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发自内心地为它们歌唱和祝福。他生活在这里,那一片养育他的土地,已经刻进了他的灵魂。
他是故乡的守望者,他是乡村的守护神。他像一头健壮的耕牛,一遍遍地深翻土地,在土疙瘩里寻找着灵感,在被遗忘的乡村角落回忆爱情。
他是农民的儿子,他为此而自豪。因为,这片土地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在40岁那年,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创业,他买了一块又一块土地,他懂得土地的价值,哪怕举债千万,他亦初心不改。
土地就是他的生命,他离不开土地,他要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他坚信,他可以刨出金子,即使经历再多磨难,也无怨无悔。
他像坐在村头大树下的一位老大爷,每一个月光普照的日子,都有一群小朋友围坐在他的周围,听他讲着身边的故事,乡村的传说。
他的故事很多,坐在那里,一夜又一夜,他像聊天一样,娓娓道来,用最朴素的乡语,用最亲切的动作,用最憨厚的笑容,用一颗朴素的心,像春蚕吐丝一样,结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茧,又抽出一根一根的丝,织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蒋坤元的书,像乡村土地上开出的一朵朵野花,没有芬芳,只有淡淡的乡愁,果实也并不丰硕,甚至还有青涩和苦味,这就是属于他的味道。

本文系读后感,作品为蒋坤元老师的《我就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水车转呀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