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是个神奇的地方,走向塔尖的人都有着相似的故事,而通往冷宫的人却有着千奇百怪的原因。比如我从一个有志青年,到在闲话中悻悻地离开,其原因只是因为在入职时,被分配了一个不幸的手机号……
我们单位的手机号是循环使用的,一个人离职了,就要交还手机号,然后给新来的同事用。所有手机号的区别就只有后四位,这四位数中前两位代表不同部门,后两位先是把小号依次留给领导,其它号码再先到先得。
最初我们单位只有四个部门,而每个部门又超过了一百人,所以05XX、06XX等这些号码也遵循先到先得的规则发给每个部门超出一百的那些人。
在这样的规则体系下,某位前辈拿到了0602这个看起来很好记的号码,并在他离职后传递给了我。
同事们有时开玩笑会说:“你这号码是06这个部门的二把手呀!”
没想到的是,在我入职一年后,单位重组,从原来的四个部门变成了七个部门。本来无伤大雅的笑话,竟成了我噩梦的开始。
噩梦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关键字——敏感。其实就是大家都不会再开06部门二把手的这个玩笑了,如果有人不小心提起,马上也会在紧张的气氛中迅速的转移话题。
第二阶段,关键字——尴尬。主要体现在跟之前不认识的同事打电话或发短信上。由于对方不认识我,单从手机号来看,有可能是06这个部门的领导,所以打电话的开场白或者发出的前几条短信都变的异常谦恭。让我真有种当了领导的感觉。而对方搞清状况后,说话的语气、回短信的速度马上下降了不知多少个数量级。我相信对方发现自己跟一个平级或低级的人过分客气后,必然心情是不佳的,而且这种不佳的心情不转嫁到我的身上又能转嫁到哪儿呢?我能理解对方的心态,所以我把这一阶段的关键字定义为尴尬,而没有达到我因莫名其妙被坐脸色过山车而气愤的这一层级。
还有一种尴尬就是一些从来没交流过的老员工会主动加我微信,他们这种行为的心理我至今也未能了然,但可以明确的是,当对方主动发来看似精心修饰过的开场白并很快发现我只是个不认识的普通员工后,又一次尴尬且失败的社交产生了。
第三阶段,关键字——传说。没错,这个阶段的关键字就是传说,而且我就是那个传说。单位里的同事并不会像我一样闲的无聊去思考曾经的手机号分配策略对如今号码分布的影响。他们眼里只看到,绝大多数手机后两位非常小的同事都是领导,而我作为一个普通员工竟然也能拥有领导级别的手机号,这说明什么?显然这小子有背景呀。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我的定位迅速从一个普通青年升级到领导指定的接班人。甚至已经开始有人开玩笑时称呼我为主任。不明觉厉的同事对我的态度都热情了许多,这点从去食堂的路上打招呼的数量以及微信朋友圈回复的数量就可以量化的看出。
第四阶段,关键字——毒药。没错,这个阶段的关键字就是毒药,而且这个毒药也是我!当大家发现其实我并没有什么背景时,传说开始变成了风言风语,比如说我抱着不该属于我的手机号不放,又比如说我平时自称主任不低调呀等等。项目组长甚至会旁敲侧击的暗示我要注意点了!于是,我从传说变成了毒药,国企里大家都会有意的避开处于负面消息中的人,就像人们总是希望远离毒药一样。这点仍然可以从去食堂的路上打招呼的数量以及朋友圈回复的数量中看出。
第五阶段,关键字——成真。很遗憾,这可不是美梦成真的那个成真。我想说的是之前那些负面消息成真了。由于经过前四个阶段的长期折磨,完全无辜的我终于忍不住开始在朋友圈或平时交流中释放出了一些负能量,于是大家都会心地一笑,心里更确定了之前关于我的一切负面消息都是真的。
我在很早前曾看过一篇人类行为学著作,大概意思是一件事情,无论好坏,无论真假,对一件事情有共识的人越多,事情就会真的向着那个方向发展。我当时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该理论的一个实例。
经历了这五个阶段的噩梦,我用了一段时间去和其他国企的朋友交流,并总结性的对这个圈子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在这之后便作出了离开的决定。其原因是我发现:就算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我刚入职时所谓的远大理想无非也是一场美丽一些的梦罢了。
我不敢以偏概全,所以只说我对自己这两年半国企生涯的总结。
一毕业,我就带着一个幼稚的混国企当领导的梦进入单位,并马上被领导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的灌输关于未来他们为我们构想的各种梦。于是我开始把美梦当成了现实的目标,并不遗余力的去追求,去放弃一些本该更宝贵的东西。
我在想,如果没有遇到这个莫名其妙而来的噩梦,我可能会有百分之八十的概率就这样在美梦中消磨自己的能量,当有一天自然的从梦境中醒来时,才发现事实只有自己的幼稚和年华的老去。
这也是我看到的圈子里大多数人的结局。所幸的是,这个漫长的梦通常会磨平一个人的欲望,以至于当他醒来后面对平凡的现实并不会有太大的不适。
你也许会质疑,为什么我认为在国企发展只是一个梦?其实我还是要声明这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并以我个人的观点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如果你是圈子里的人,我问你:“你们部门下一个被提拔的会是谁?”我想你心里百分之九十九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名字。而剩余那百分之一促使你认为:“也许就是我呢”。
问题就在这里,用百分之一去搏百分之九十九的这种行为,如果不用做梦来形容,就只能用赌博了。
当然,圈子里更有一大批人就是为了过一个安逸的人生,做一场不卑不亢,说不定有惊喜的梦,这种人生也无可厚非,只不过不太适合我。
所以我在想,或许我该感谢这个神奇的手机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