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明天》到底是不是一篇小说。
《明天》从一个夜晚开始,寡妇单四嫂子的孩子宝儿生了病,她期待着到了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宝儿的病会好一些,但事与愿违。单四嫂子只能带着全部的家当去找镇上的名医何小仙诊治,在喝下何小仙开的药之后,宝儿果然死了。对门的王九妈帮着单四嫂子张罗丧事,夜晚降临,到了后半夜,孩子的棺木才做好,单四嫂子终于睡着了,只有暗夜为想变成明天,仍在寂静里奔波。
这个故事没有任何的转折,甚至也没有冲突,只有陷入泥淖的单四嫂子绝望的挣扎,到最后,甚至连主人公也不再挣扎了,唯有无尽的空虚。
所以,要读懂《明天》,就必须要做一个对比。
和谁对比呢?结果是明显的,把单四嫂子和孔乙己做一个对比就行了。可以这么讲,《明天》正是《孔乙己》的姊妹篇。
这两篇文章的联系是很明显的:单四嫂子的家,正处在咸亨酒店的隔壁,打她主意的红鼻老拱和蓝皮阿五,每天都围着咸亨酒店的柜台吃喝,想必也嘲笑过孔乙己。
更深的层面上,孔乙己有着浮夸的理想,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无论如何不愿意踏踏实实做事;而单四嫂子则再现实不过了,她纺纱,接受蓝皮阿五的帮助,一切都是为了把她的宝儿养大,为了孩子,她可以纺纱纺得“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
两个故事都以悲剧结尾:孔乙己终而死了,单四嫂子也失去了孩子,仿佛失去了一切意义,不难想象,在那个时代下她孤寂的未来。
可是,为什么他们的故事会变成悲剧?
的确,这与那个“吃人”的社会有关系。那个社会缺乏宽容,让孔乙己无处容身,也充满了愚昧,让小栓、宝儿们年少夭折。即便如此,先生也没有用他杂文中那辛辣的口吻来批判,而是平铺直叙,带着一缕让人落寞的心酸。《明天》当中的许多文字,只让人越看越压抑,明天要来了,但来了又能如何?不过又一个悲剧要发生而已。
所以,我觉得先生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孔乙己和单四嫂子的悲剧,与他们自身也有关——他们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了。
孔乙己一直想要的是别人的认可,所以哪怕穷得只能窃书,他也要穿长衫,坚持做一个读书人,当整个咸丰酒店的人都嘲笑他的时候,他便把这种“他者认同”转嫁到身为孩子的“我”身上。中国有句古话,人活一张皮,说的就是这样的人,这类人如果没有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认同,就会或疯狂或歇斯底里,最后产生悲剧。
而《明天》的主角单四嫂子,则是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到了她的孩子宝儿身上。这源于数千年封建文化对女性地位的固化,相夫教子,对单四嫂子来说,夫君已亡,孩子就是她的一切。所以,当宝儿因病而亡之后,她一下子觉得屋子里太安静了,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她这个“粗笨的女人”已经无法再为生活找到任何一丝奔头,换句话说,她的精神给宝儿做了陪葬,再也回不来了。
先生为什么要取标题为《明天》?我想,也许是“明天”象征着“希望”吧。对于单四嫂子来说,“明天”说不定宝儿就好了,孩子就是她的“明天”。所以,失去孩子以后,夜晚就变得无边无际,仿佛明天再也不会到来一样。
把孩子当做生命唯一的意义,绝不只有单四嫂子一人。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没有特别主流的宗教,因为我们最最崇拜的是祖先。而与祖先相对的,就是子女,人活着,往往只为了“光宗耀祖、发枝散叶”这八个字而已。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极为悲哀的事情,因为在这八个字中,并没有一个“我”在,似乎“我”的一切理想,都可以为这八个字让道,否则就是离经叛道、毫无责任感。
先生又何尝不是看到了这一点?他十七岁离家,放弃了科举之途,作为家族长子,并没有履行光宗耀祖的使命,二十五岁回家与朱安结婚,也没有“开枝散叶”。对于世上许许多多的“单四嫂子”(也许他的母亲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并没有什么资格批判,因为时代如此,整个社会的氛围都如此。他并不能对单四嫂子说“没了孩子你也要努力活下去”这样的话,因为单四嫂子还没有走出那间让人窒息的铁屋子。
于是,他只能写下这样一个寄托着绝望的故事,呐喊几句,说不定,那些正在成为单四嫂子的人们,能有几个回头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