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庄
天气预报说降温,基本是八九不离十。三九四九冰上走,再不作势冷几天,这个冬天就显得太敷衍了。迄今为止小寒过去数天,我还没看见正儿八经的雪,所以一直傻傻等着,等飞雪迎春到。
隔着玻璃,走廊尽头的幕墙有一扇推出去的窗,落在视野中心。雨像坐着溜管一样慢慢滑,凝成一颗饱满的水滴,再往下急剧坠落。
仓库门紧闭,取暖器小太阳一般散发出热能。假想它是一面燃着火苗的壁炉,我偎在旁边看《小岛经济学》。直到楼梯上响起脚步声,我才抬起头,一边拿纸笔一边拉门。
门外是走廊,也是过道,寒风长驱直入,不寒而栗。电子秤就在过道里,一个穿着罩衣的中年男人,从置物架上拿下两个筐,把沥水筐放在电子秤上去皮称重,再放到另一个实底的筐上。
他拎起桶,手再兜底一抽,桶里的东西和水一起汩汩往筐里滚,满满一堆。这是海蜇头吗?我不耻下问,看着黄褐色如同银耳状的黏黏糊糊物体,还伸出手指头去摸一摸。
嗯,海蜇头,这可是好东西。中年男人笑着回答,嘴巴冒出来的热气转眼荡然无存。
他轻轻端起筐,再使劲晃晃,残留的水趁机又往下漏了一些。我难以置信地看看他,平时送海河产品,凡是带水的,供货商恨不能多装一点水称重,要防着再防着。
他倒好,不仅晃,还静置了好一会儿才搬到电子秤上。
38.2斤,劳烦帮我写一下重量,他从罩衣口袋里掏出一本送货单递给我,他的手湿淋淋的,冻得通红。
他又把称好的海蜇头倒回桶里,连同筐里的水,一起提到凉菜间去了。待我写完斤数,发现过道里水唧唧的,便进去拿拖把。
往常放拖把的地方,没有看到常用的排拖,我想用个什么蘸水呢,一回头,看到中年男人正在拖过道里的那滩水。
我赶紧上前,说,您别拖了,我来。雨还在下,如此寒冷的天气,送完货早点回家,应该也是一种小小的幸福吧。
第一次遇到供货商帮忙拖地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素养和心地。我想起2003年那个夏天,酒店顶层有个大的煤球炉,一次就要买800-1000个煤球。那天大爷来送煤球,刚好厅里拖了地,地面能映出人的影子来。大爷端着筐,没有任何迟疑地蹬掉鞋,穿着袜子送上楼去了。我那句“不用脱鞋”根本来不及出口。
素养这东西,跟学历文凭无关,跟职位工种无关,大多是根植于内心的善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