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余映潮的“变教为学,综合训练”后感

读余映潮的“变教为学,综合训练”后感

作者: 打了鸡血的路飞 | 来源:发表于2019-07-06 20:06 被阅读0次

      课堂阅读教学的低效,就大面积上的教学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浮在课文的表面进行大量粗浅的零碎提问;二是课堂活动单调,课堂上缺少学生动笔的机会与可能;三是极少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这些问题指向同一陈旧的教学习惯:就课文“问”课文,极少考虑如何“变教为学”。

    “变教为学”,其含义是,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中自己着意设计的“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

      课堂上“学”的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实践过程。

      学生“学”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是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学习语言、尝试学法、磨练能力的过程。

      “变教为学”四个字,是教学、教研界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训练而提出的一种适时的教学理念,如果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2011年新课标的内容来阐释,那就是: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读多写、大量实践,在形式丰富的综合训练中提高语文素养,就是“变教为学”的基本正确的方向。

      也就是说: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力求在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让学生学有所得,一是语言的学用,二是基本的阅读技能的习练。变教为学,主要地就是在这两个方面让学生学有所获,练有所得。如下面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与方法,都是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训练的:学会圈画重点句段、学会做课堂学习笔记、学会摘抄、学会批注、学会整理、学会比较、学会从横向联系的角度观察语文现象与积累资料、学会归纳与提炼、学会阐释道理与进行质疑问难等。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目前能够真正在课堂上做到“变教为学”的地方或教师还不是很多,很多课堂教学现象,连“教”的层次都还没有达到。比如那种碎问连篇、一问到底、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总是处于“碎问碎答”状态的课堂,就是连“教”的味道也没有的课堂。

      为了真正地实现在日常教学中“变教为学”,从习惯到理念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我们改变观念、提升素养,落实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改变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师的陈旧教学习惯

1.不精心研读课文,就课上课,教学之中无重点无难点无美点。2.不关注学生的语言学用的教学。3.不设计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活动。4.不选取课文中最精致美好最厚实的部位进行细读品析。5.从一上课起就开始零碎地提问,教师碎问,学生碎答,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只是从头问到尾的过程。6.课堂上教师的话多,大量的话语表达中既没有对课文学习难点的点拨,也没有知识的渗透,没有学法的指导。7.课堂教学手法单调,几乎所有课堂,教师唯一的教学方法就是与学生的一个一个地单个对话。8.课堂上不设计学生安静思考的环节及动笔的活动,也不安排学生就解决某个问题而需要安静思考的时间。9.缺少课中讲析,不讲知识,不分析文章的写作技法,也不关注学生的课堂积累。10.花哨手法多,课堂教学表演成分浓厚,有的地方甚至以小组活动为唯一的活动形式,动不动就让学生谈感受,动不动就“迁移拓展”等。

    二.提高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师的教材研读水平

      提高语文教师的教材研读水平,能够让“变教为学”的教学理念向教学中的落实向前跨上一大步。训练与提高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师的教材研读能力,最为简单实用的方法是:反复研读,反复提取。所谓反复研读,就是将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每读一次都变换一次角度。于是就立体地多侧面地研读了课文。多角度反复是研读一切课文的基本方法。

        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观潮》的教学,在认真提炼课文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除课文朗读之外,我们起码可以设计10种以上的“变教为学”的训练活动:

1.指导同学们学用最简洁直观的方法概括文意。

2.请同学们组合课文语句解说“天下奇观”。

3.阐释课文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4.用圈出关键语句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描述顺序。

5.利用课文的若干四字短语写“观潮”的微型短文。

6.指导学生学用“评点”的方法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

7.用“写”的方式说明课文中写“观众”的作用。

8.精读课文第二段,分析层次、品味字词、阐释作用。

9.对课文最后一段进行“美点品析”。

10.给课文表现出来的“如何写游记”的方法进行小结。

    “变教为学”,关键是教师一定要树立让学生“课堂活动充分”的教学理念。就像蒋军晶老师所说:“让学生忙;让所有学生忙起来,让所有学生忙于探究。”就是名师“以生为本”的教育情怀,也是我们在课堂中需不断践行的理念。

相关文章

  • 读余映潮的“变教为学,综合训练”后感

    课堂阅读教学的低效,就大面积上的教学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浮在课文的表面进行大量粗浅的零碎提问;二...

  • 中年的慌乱(三)

    为缓解压力,读肖培东的书,读余映潮的书。 《我就像浅浅地教语文》,先读了钱梦龙写的序,又读了肖培东的拔。读了教学感...

  • 读《余映潮教语文》有感

    最近在读余映潮老师的《余映潮教语文》一书,看了《窃读记》一文的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通过这篇文章,我学习到了...

  • 课例学习——古体诗

    跟着余映潮老师学习如何教学古诗。 余老师教读的是《律师二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整个教学过程,...

  • 课堂上,我们讲什么

    ——读《余映潮古诗词教学实录》随感 教书,无疑是一门艺术。 读余映潮老师《古诗词课堂实录》,思考他的“...

  • 济南的冬天教例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15. ——《济南的冬天》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节课。 课堂教学设计...

  • 巧妙结合       完美复述

    说到“语言学用”,余映潮老师曾说过:“语言学用的精华内容应该是------雅词、佳句、精段、美文,还有综合性的精美...

  • 【读书感悟】余老师给出的写作技法(1)

    今天读《余映潮谈写作艺术》,综合几篇发现了余老师给出的写作小技巧: 1.《一种天然的构思规律》——“五笔”构思法 ...

  • 语文教研|读余老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新教学设计

    傍晚的阳光依然朗照。难得今日清净,重拾起余映潮老师的《怎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这本书,认真读了《茅...

  • 【星火读写001】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习得

    ——读余映潮《例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 七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主办的公益讲座中,有幸聆听余映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余映潮的“变教为学,综合训练”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ym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