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君读《旅行的艺术》~47
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旅行的艺术》一周前就读完了,但是总觉得没读懂,脑子里是空的。于是放下,读了另一本关于旅行的《旅行与读书》。读时,又觉得他们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虽然都是人在旅途,却又明显不是一条路,可路与路最终又总是变得通畅起来。毕竟,人的身体和他的灵魂总要有一个一定要在路上,否则,就会失去自己,失去一个通达的自己。
昨天再次拿起这本书,从前面的序看起,双目可及过每一个词句时,果真是那种没有读过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第二个序没读完就又放下了。
今天空闲时间又一次想起这本书,就去询问了百度先生,结果看到一篇推荐倒读的感悟,他的意思是说,整本书如果把九个篇章倒着读一遍,会对作家的思路和他的主题领悟的更加深刻,也会给到自己更多的醒悟,这样的推荐方式,一下子就又激发了我再去读它的兴趣。是的,一定要再去读,倒着读,就算是验证推荐者的精读偏方,看它疗效如何。
《旅行的艺术》是按照出发(对旅行的期待和旅行中的特定场所)、动机(异国情调和好奇心)、风景(乡村与城市和壮阔)、艺术(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和对美的拥有)、回归(习惯)这五部分的叙述,为读者完成了“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
或许是因为有更多的期待,当我打开最后的一个篇章回归中的“习惯”时,“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的待在他的房间里”所吸引,他是通过一名1790年的法国人塞维尔.德.梅伊斯特的《我的卧室之旅》,来向我们发出了一个警示,那就是要改变自己的习惯,我们应该在出发前先找到自己旅行的心境---感受力。
“我们要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即使是你最熟悉的某个空间,你都要“告诉自己,这里的每件东西都可能是有趣的,眼前的事物于是显现出潜在的价值。”我们应该被一种“不确定的渴望所激励”,而这种渴望就是“从一种令人厌倦的日常生活转向一个奇妙的世界”,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这便是我们要培养的习惯,或者说这就是我们要把我们的习惯从“令人厌倦的日常生活”改变成把它确定为一个奇妙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要让我们的好奇心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决不能让厌倦来阻断它。
真是不错!倒读首战告捷,从习惯入手,让自己带着好奇心去看我们生活着的奇妙的世界,于是就有了第八个篇章里面的“对美的拥有”。我们拥有了对美的渴望,才会有在所到之处的感慨“我曾在这里,我看见了它,它对我很重要”。我们才会对有产生兴趣。作者通过对绘画的剖析,引领者读者去感悟美得无处不在,美就是我们人人都会具备的艺术情操,因为“人生来就是艺术家,就像河马生来是河马一样;你不能把你自己变成别人,就像你不能把你自己变成长颈鹿”。而在你先天就具备的艺术细胞里,我们要关注的是自己的观察能力,眼过之处不能走马观花,而是要学会关注;不是要追求速度,而是要去真切体验。最终,我们就会把自己变成“从一种麻木的我喜欢这个转变成我喜欢这个,因为……”,这种思考的能力是多么可贵。当然,这种可贵的思考也可以诉诸于文字,让它如潺潺溪水流淌在我们的笔端,去给到大家更多的美好的感受和心境。
我们从拥有美的方法中走出,紧接着就是倒读的第七个主题“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从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作者将引领我们走进一个艺术的殿堂,于是我们真的就是大开眼界,走进梵高的艺术世界,看到梵高的艺术灵感的降临,学习欣赏梵高的顶级创作……至此,我们的思考能力在人生的旅程中再次启航,晋级。
接着读下去!不同的是,我在倒读,确切地说应该是接着向前读。令人开心的是,每一章节读过后都是意犹未尽。
正如余秋雨所言,“旅人不同于常人,有一种独特的心境,他们在荒漠相遇,在街市邂逅,一抬眼就能彼此沟通”。
这一次再读《旅行的艺术》,这种一抬眼就能彼此沟通的感觉被我找到了。百度出来的偏方果真奇效。
这本书,读得我满心欢喜。于是收工之时,给扉页配了插图,任高山流水肆意流淌,任飞溅的雨露滋养万物,任百草花朵夺目绽放。这个世界一直都很美,任我们的心与灵魂都在路上……
读《旅行的艺术》~4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