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哲学展示端倪——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哲学展示端倪——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作者: 涛声已遥远 | 来源:发表于2024-07-11 15:30 被阅读0次

展示之中有反思,批判之中有追述

对于哲学的古代中国,是本源的差异造就后来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争辩之中的哲学被五行阴阳所异化

胡适本人说“我自信,治中国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

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

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科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

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

冯友兰说“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

有学者一针见血的指出,胡适“完全把哲学史当成了文学史研究了”。

哲学史有三个目的:一是明变,二是求因,三是评判。

述学的所以难,正为史料或不完备,或不可靠。哲学史的史料,大概可分为两种:一为原料,一为副料。

我的态度: 老子的无名与无为,孔子的正名与伦理学,墨子的辩名与逻辑学...

孔子无神论与祭祀的矛盾,墨子宗教与闻之见之的矛盾

这三大哲学流派,我的态度是:辩证的去分析,取其精华,学以致用。

这都是个人的私见,不是历史的实事。

后来的史家崇拜《春秋》太过了,所以他们作史,不去讨论史料的真伪,

只顾讲那“书法”和“正统”,种种谬说。《春秋》的余毒就使中国只有主观的历史,没有物观的历史。

胡适说,中国古代哲学的中道断绝,原因有四:

1、怀疑的名学。不认真理为可知,不认是非为可辨的态度。自庄子《齐物论》开始,怀疑主义大行其道。人人以“不遣是非”为高尚,何来研究真理的科学与哲学呢?

2、狭义的功用主义。如墨子,说凡理论学说须要能改良人生的行为,始可推尚。

3、专制的一尊主义。罢黜百家,一家专制。少了敌手与批评家,就没有什么发展了。

4、方士派迷信的盛行。哲学发生时,中国民族的文化已脱离幼稚时代,进入成年时代。老子已经提出了自然无为的天道观,打破了天帝的迷信。后来墨家明鬼尊天主义、儒家丧礼祭礼、战国时代发生的仙人迷信、战国时代发生的阴阳五行之说,渐渐混合,造成一种方士的宗教。

老子到韩非子三百年哲学科学,终于灰飞烟灭。

相关文章

  • 梁启超与胡适之间的论战

    一、关于《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辩难。 五四前后,胡适和梁漱溟先后发表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和《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两部光...

  • 怎么讲故事?胡适的这个方法不简单!(每日观察0019)

    文/樊荣强 昨天晚上的口才训练课,我让同学们借用胡适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来讲故事。 胡适写过一本书《中国哲学史大纲...

  • 中国之哲学思想

    蔡元培先生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作序,言其截断众流、独辟门径,于学术有大功焉。是书也,肇于中国古代哲学史之意义,...

  • 品哲学

    读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首先需要读哲学史。中国哲学可以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

  • 读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读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date: 201604 快速读大部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前面讲研究方法的第一篇和第...

  • 梁启超与胡适

    夏晓虹 20191117南山书城三楼活动区 梁启超《国学小史》借鉴了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结构

  • 胡适论中国古代哲学的中绝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末篇,讲了中国哲学的终局。 中国哲学的终局分三章。其一、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其二,所谓“...

  • 我读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今天(2017/02/20),在省图书馆,翻阅了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此书是胡适的成名作,是先生给北京大学学...

  • 哲思||木心:春秋以降,哲学从缺

    文/花古灼 在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中有这么一段论述。 胡适编《中国哲学史大纲》,只有上集,写不出下集。如果胡适...

  • 《晏子春秋》《管子》非伪书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 他认为《管子》《晏子春秋》是伪书。原因如下: 管仲说西施、毛啬不是同时代的人,管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展示端倪——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dx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