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
夕阳已藏匿,冬日的黄昏冷气袭人。我下了班刚进屋,“哐当”一声,房门大开,好友君风似的刮了进来。“气死我了,你说人老了,是不是都这样?”边说边把双手窝在暖气片上,双眼瞪着我。
“怎么了?”我边摘下手套边问她。“我一进门,你猜怎么着,俺那老娘又在吃咸菜凉馒头呢!一连几天了都这样,自从来了我家就没和我们一起吃过晚饭。”君气呼呼地说着,“我给她说了,你不愿意做饭,就等一等,我进门就做饭,很快的,热汤热水的,我们一起吃。天冷了,别吃凉馒头了,她就不听。”
“现在你甩门出来了,老人呢?”我问。“在家抹眼泪呢!”君无奈地说。
我倒了杯热水递给她,“我喝凉白开,一年四季都这样,你不知道啊!”她推到一边,自己去倒凉白开去了。见此情此景,我不由得笑了,她抬头看我,再看看热水和凉白开,也笑了,放下水杯,走了。
君走了,靠在暖气片上的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是出自《庄子·秋水》的一个典故。大意是庄子在濠水桥上见到了桥下游动的游鱼,觉得它们很快乐,惠施却提出质疑,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简单说来,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身处其中的我们却不自知。
比如日常带娃。带娃的大人累了,会把娃放到桌边的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边,用自己的半身做防护墙,保障娃的安全,让娃趴在桌子上玩一会儿。可是,娃是不安生的,他们会把桌子上的东西,不停地往地下扔,你捡起来他继续扔,乐此不疲。所以,大人们习惯上先把桌子收拾干净,把东西都挪到娃的双手能够到的范围之外,还认为这娃太淘,甚至太“坏”,对娃循环往复地扔不理解。
其实,这是娃在自发地训练呢!在训练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在探寻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寻求和他人之间的合作方式。缺少带娃常识的我们往往不理解娃自得其乐的方式,用一厢情愿的方式扼杀了娃自己探索世界的能力!
今年的网络流行词中,“鸡娃”榜上有名。“鸡娃”这一现象的出现,大多和家长们的一厢情愿有关,所谓的学习焦虑、升学焦虑中,往往焦虑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大部分家长们想尽千方百计绞尽脑汁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愿望,把自己想给的给孩子,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也没想到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愿我们能从《子非鱼》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减少和避免因以爱之名一厢情愿给他人带来的伤害,无论对待老人还是孩子,都要换位思考,从而共同构建和谐家庭,与幸福快乐一路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