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四大名著
我读红楼(四)人群中的宝姐姐

我读红楼(四)人群中的宝姐姐

作者: 侯玲玉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12:43 被阅读73次

有的人是天生属于人群的。

宝姐姐就是如此。

我读红楼(四)人群中的宝姐姐

一部《红楼》,我们常常看到林妹妹或在潇湘馆里吟诗作词抚琴长叹,或在后花园里独坐春风流泪葬花,书中多次写到她孤身一人的场景。但我们几乎不曾看到宝姐姐独处,她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人,她似乎总是大观园中那个最合群的存在。

喜欢独处之人,多半自我意识较强,这样的人,往往很难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常常离群索居,难以融入人群。而能在群体中游刃有余之人,必然能左右周旋,令众人满意。其中诀窍,不外乎“设身处地”四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情商的最高表现,就是让所有人舒服。宝姐姐,是当之无愧的高情商之人。若说众人对凤姐是“畏其威”,那么对宝钗便是“服其行”。一个是来自外在的强迫,一个是源于内心的自觉,二者高下立分。

宝钗生辰之日,贾母自己蠲资二十两为她置办酒戏。老太君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宝钗深知老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于是把老太君往日的喜好说了出来,贾母更加喜悦,也对宝钗愈加宠爱。吃完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未果,于是点了一折热闹红火的《西游记》,贾母心境自不必说。

我读红楼(四)人群中的宝姐姐

听闻王夫人的丫鬟金钏跳井,袭人“点头赞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而宝钗,没有任何关于悲戚的表情,“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作为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她首先不是为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惋惜,而是把贾府中女主人的感受放在第一。当然,这一点也成为宝钗被读者诟病冷漠的一大主因。为了给王夫人宽心,她说金钏可能是在井前玩耍,失了脚掉下去的,并非赌气投井,不如多赏几两银子,也算尽了主仆之情。同时,她把自己新做的两套衣服拿来给金钏作妆裹,而这种行为,在常人眼中是一大忌讳。这,怎能不令贾府中的女主人感动呢?这也成为日后“金玉姻缘”被促成的重要因素。

不过宝钗之高情商,不只是对上层主子,她对于园中众姐妹,也有着别人意想不到的体贴。

邢岫烟自身家业贫寒,加之父母无德无能不善理家,于是寄居在姑母邢夫人家中。无奈邢夫人对她并非真心疼爱,闺中所需之物往往匮乏,又无人照管。洞察这一切的宝钗经常暗中体贴接济。邢岫烟之所以接受与薛蝌的这门亲事,也是首先看中了宝钗的人品。宝钗之善之慧,让这个贾府的“外来者”在凉薄的世界里感受到些许暖意。寒冬之日,岫烟身着薄衫,把厚衣服当了卖钱贴补家用,宝钗耐心劝慰她开解她,同时再次伸出援手来帮助她。宝钗,是岫烟在这个陌生世界中最温暖的记忆和依靠。

我读红楼(四)人群中的宝姐姐

大观园中众姐妹结社作诗,湘云自告奋勇首先做东。然而,一向豪爽的史姑娘,她忘了自己的尴尬处境:家中看叔婶眼色过活,做不得主;月钱寥寥几吊,做着看不到尽头的针线活。宝钗之善,就体现在她能考虑到别人考虑不到的地方,照顾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她,能够设身处地体谅湘云的难。她站在湘云的角度,建议湘云请大家吃螃蟹赏桂花(园中包括贾母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喜欢螃蟹),她让哥哥薛蟠提供了几瘘肥大的螃蟹。这既能投其所好让大家尽兴,又无需耗费湘云的月钱,还体面热闹。为免去湘云“以为自己是可怜她”的疑心,宝钗又解释一番。于是湘云对宝钗愈加敬重,赞叹她想得周到细致。后来,湘云遇到的家常烦恼,也都会告诉宝钗,她把宝钗当作贴心知己。

在《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众人行酒令,黛玉失口说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引起宝钗注意。机警如宝钗,日后得了间隙便“审查”黛玉。黛玉方知把《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句子说了两句,自悔失言。宝钗见她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追问,一边拉她吃茶,一边耐心开导,她从自己儿时的经历说起——自己也曾偷着看这些书,告诉黛玉女儿家要多做些针线纺织,看些“正经书”,黛玉“心下暗服”,连连称是。黛玉体弱,每至春分秋分时必然咳嗽,宝钗前来探望,好生劝慰,同时帮助她分析病情,建议她“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熬粥喝,滋阴补气。同时,她考虑到黛玉寄人篱下的处境,又派人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和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自此,黛玉对宝钗的防范芥蒂烟消云散,只剩感佩。细思量,黛玉这样一个多心之人,尚且把她引为知己,宝钗的高情商,可见一斑,名不虚实。

甚至,宝钗对府中的下人也是一样的照顾周到,态度随和,不曾轻视于之。

我读红楼(四)人群中的宝姐姐

赵姨娘是书中一个不讨喜的角色,人人鄙夷,甚至连亲女儿探春都不正眼相看,她在贾府中很尴尬,虽是家政小妾,但地位远不如府中很多丫鬟。可是宝钗,为人处世居然也能照顾到她们母子二人。她哥哥从南方归家,带回很多当地物产。宝钗将那些玩意儿一份份安排妥当,除了自己留用的,皆送往园中各处。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也给贾环送去一份,这让赵姨娘对宝钗啧啧赞叹,赞她“会做人,很大方”。甚至在心里将宝钗与黛玉做了对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宝钗随分守时处事有度,这似乎成了府中公论。

周瑞家的到梨香院来寻王夫人,看到宝钗正和莺儿描花样儿。看到周瑞家的,宝钗“满面堆笑”,唤“周姐姐”坐,同时一面让座,一面与她家长里短地聊着,全程都是“笑”着。这样的宝姐姐,谁又能不爱她呢?

能够在人群中如鱼得水,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心境,这是一种最高级别的情商。这样的素质,再加上自身容貌出众、智慧通达,做什么事都不会差。除了在宝玉面前输给至情至性的黛玉,其他方面,堪称完美。

相关文章

  • 我读红楼(四)人群中的宝姐姐

    有的人是天生属于人群的。 宝姐姐就是如此。 一部《红楼》,我们常常看到林妹妹或在潇湘馆里吟诗作词抚琴长叹,或在后花...

  • 红楼梦一场

    初读红楼,迷迷糊糊。 再读红楼,似懂非懂。 三读红楼,恍然大悟。 红楼梦,红楼梦一场,四大家族的梦,宝黛的梦,曹氏...

  • 红楼终究不过梦一场

    我想,女人们大都喜欢读《红楼梦》,宝哥哥、黛妹妹、钗姐姐,大观园里的风花雪月,怡红院中的打情骂俏,金陵十二...

  • 思想小花

    关于<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和宝姐姐: 身为资深红迷,宝姐姐和林妹妹我喜欢谁?爱林妹妹喜欢宝姐姐。同情林妹妹...

  • 宝姐姐懂人情,读《红楼梦》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林妹妹,还是宝姐姐?三十年前,我会毫不犹豫说喜欢林妹妹,现在我会说心疼宝姐姐,因为她太懂事了。 我...

  • 小读红楼

    我读红楼梦。觉得很过瘾。最开始读不进去。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一些作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把宝姐姐的形象差点给推翻了。觉...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浅谈《红楼梦》1

    最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以我浅见而言,其余三部均不及红楼,曹先生实乃集大家者。青少年读红楼之时,总是被其中的宝黛...

  • 【红楼同人脑洞】薛家的bg和bl

    最近特别想写红楼。特别想。 想写我喜欢的宝姐姐。 想写宝姐姐欣赏的堂弟薛蝌。 想写薛家的故事。薛家遍布惊才绝艳的妙...

  • 读书事之一

    很久没有读《红楼梦》了,爸爸说:红楼不读四遍,没有资格开口评论。事实上,我读了不止四遍,还是不敢开口。 可能,我读...

  • 日更39:你读过几遍《红楼梦》,都记住了什么?

    初中时读《红楼梦》,我读到了一群很有诗情画意的漂亮女孩。 高中时读《红楼梦》,我读到了宝哥哥和林妹妹的爱情。 大学...

网友评论

  • 658ac685d830:这篇分析的极是,对里面的故事情节细节描写都玩味的很熟悉

本文标题:我读红楼(四)人群中的宝姐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fm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