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林如海是红楼梦里少有的好男人,让我们先从他的名字入手说说看。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是秦观的词《千秋岁·水边沙外》,‘’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写满了伤情,而时光飞度,这“愁如海”三字,满是灵魂深处的哀伤。关于林如海名字的由来,脂斋批曰:学海文林。这四字完美阐释林如海的博学,但"飞红万点愁如海",似乎也很贴切的写尽了林家的遭遇。
一个‘‘文’’字,一个‘‘愁’’字,是林如海人生的概括。这些淡淡的文与愁,在林如海的灵魂里栖居,它也披在黛玉的身上,如远山般的背景,贯彻了红楼梦的始终。虽然林如海出场次数极少,如流星一般划过红楼梦的夜空,但那刻的璀璨耀过我们的眼睛。我们因此懂得他的美好隐藏在陨落里,待我们细细找寻。
每次读到黛玉情之殇,也就不由想到她的父亲,觉得黛玉这些性情中的执着受她父亲影响很大。于是想他是什么样子呢?也就由黛玉的神韵猜到了几分,“玉树临风”是我的想象。“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林如海学海文林贴切的写照,一个兰台寺大夫的官职又写尽了他性情中的高洁。自幼家族书香的熏陶,自我努力的满腹经纶,林如海的气息裹挟着的沉淀与清醒穿透纸页。
也许当年贾雨村病倒旅社,衣食无着的时候,亦是听到过关于林如海的些许传闻,才会去投馆教书,一个“谋”字道尽贾雨村的投机,也道尽林家择师也非随便。林家祖上曾经位列侯爵,林如海又是当朝探花,这些基本的信息里的含金量其实很大,堪称传奇,在林如海于此地外放盐政的时候,这些消息应该会是不胫而走。
我想贾雨村真正走入林家,与林如海倒是可以沟通,学识上贾雨村是从科举的进士,祖上也是世家,二人颇有些共同的话题。这个知识层面的相惜之情才会有后来的相荐之谊。作者也就由林如海写举荐信说贾政不是轻薄仕官之流,透出林如海的人生态度,这何尝又不是在说他自己?
官场之上的林如海,为保自身,未免世故,一句轻薄仕官的断语,已将他在仕途的清醒别识点透。最终他与这个清浊难分的世界,还是保有一颗不落入泥沼的心。也许正是这样,贾雨村被参的背后他是清楚的,贾雨村起复请求他帮忙举荐他才会没有推辞,让他和黛玉一起进京。
这是一个男人作为公众形象,扮演的社会角色中的一角。这一角由贾雨村为我们揭起,而作为一个小家庭的丈夫和父亲,大约贾敏和黛玉才是他转身映照的镜子。
看王夫人在谈及贾敏时的一番话。王夫人说:
只说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
两个何等,语气里里的感叹由心而发,缠绕的是贾母的一句‘‘唯最疼你母’’。这样的一位公侯小姐,掌上明珠,父母为其择婿,必是千挑万选,林如海会是怎样出众的金龟婿可想而知。书香罔替的家世背景,当朝探花的荣誉桂冠,外貌的一表人才,也才会成就这样一段才子佳人的良姻。看二人子女的的情况,贾敏与林如海的婚后生活必是幸福美满的。所以贾敏去世后他也才会如此哀伤,虽有几房妻妾在侧并无一人是他的知音,他更没有了续室再娶,另行弹奏的欲望。
这样的夫妻关系,加上夫妻二人又有一子一女,是少有的美满,但命运的双手喜欢毁灭美好给人看,林家几代单传的命脉似乎单薄到随手易折的地步。先是女儿体弱,后是儿子亡故,那些孤单荒芜悄悄覆盖了繁荣,人口的凋零,让这样的美满摇摇欲坠。膝下荒凉,也许是一个原因,但慈父是一个男人主观的因素更多一些,他爱黛玉如珍,聘西宾令其识字读书,也许是看透了某些人生的藩篱。
美中不足,人生抱憾,世事之常情。林如海的人生硬件再强大,也无法阻止命运无常。之后贾敏的亡故给他的打击无异于雪上加霜,那些失却的同时,是对这世界的认知更清醒了。黛玉自这一刻成为了他的心病。
贾母来接黛玉,将黛玉送至外祖母家寄养,林如海会有多少个不眠之夜的辗转惆怅可以想象。为黛玉安排好的归宿,是他的要做的,父女二人同为血缘之树上的孤枝,上无兄弟姊妹相帮,下无弱弟相扶,他已经躺在孤单的行船上过了半生,怎么忍心,让女儿再重复这种悲伤!所以林如海对于贾母要接黛玉入京的纠结更加复杂。当那一刻,终于下定决心,将这条系于心上的船缆解落,他抛于暗处的,男儿的伤痛眼泪,也许并不比女子少。他说:
且汝多病,上无母亲教养,下无姊妹弱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这样温暖的谆谆之语,红楼里的父亲,只此一人说过。
当黛玉登舟离去,林如海那些怅惘悲伤,只剩一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的无可奈何,是道不尽,也说不得。多情自古伤离别,何况又是这样去寄人篱下!
而在黛玉入贾府的时候,他又会如何叮咛,看看黛玉当天的诸般小心就可知道。在贾府饭后,接开茶碗的刹那,黛玉想起家中父亲“以惜福养身,务待饭后饭粒咽尽,过一时方吃茶,方不伤脾胃”的话又是怎样的心境?亦可套用俞平伯评点【诗经】中所说,此处贾府茶杯忆起平日自己家中日常,心中纠结,彼处老父愁肠百结,荡气回肠,境异情同,两两相应,只剩各自飘零无声。因为这个父亲确实与众不同,对女儿挚爱,细致入微到点滴,而黛玉唯一与之日日不能剪断的是,将这教养和熏陶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一分别成永别,再次相见,林如海已是病入膏肓的人生末路。以这样一颗父亲的心,黛玉的婚事未定,他必是死不瞑目。他的家产财富,黛玉的嫁妆未来,死前他应该都会有交代。陪黛玉南下的贾琏,最是清楚不过。林如海没有子嗣,宗亲会分去他家业财产的一部分,他的所有最后希望也就给予了收留黛玉的贾府,只是他未曾知晓黛玉也并不曾拥有幸福,怅惘在另一个家族陨落里了。唯一幸运的是,他先黛玉而去,不曾经历那样的寒彻骨。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和月,林如海可以说是性情中人,也因此才可能有那样情痴执着的女儿。但他的人生之不幸,并不以自身的完美和约束让命运减缓倾轧的力度。人性之悲,也许正是以此样的破碎,看见度化与了悟,昭示世人,原来不过如此。
他最终还是无法掌握未知,但也因未知而无畏。毕竟爱和懂得,他已经给予了,这是我们看到的他的美好。
注:本人所写所有红楼梦文章,仅限前八十回的评述。后四十回,高颚等人续作不在其内。
红楼系列解读:
第一部
第二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