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项技能,从新手到大神,往往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那么为什么“熟”了,就能“巧”呢?是生理上的自发反应吗?我们的大脑与身体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当我们反复练习一件事情时,身体与大脑都会产生记忆,重复的动作会让身体相应位置的肌肉更加发达,同样地,也会让大脑中的相应区域增大。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足够熟练时,大脑中会形成属于他个人的“心理表征”。例如,象棋大师,在看到一盘棋时,能够立即从整体看出棋局的攻击线路,判断下棋者的思路,以及几种可能走向。一位钢琴家,长期练习的曲谱,在他脑中也会形成一个独属于他的特别琴谱,看似一样的印刷品,但他的大脑已经为自己定制出一个不同的画面,哪里舒缓,哪个高昂,哪里悲伤,甚至哪个位置做一点小的调整,都是他根据对曲谱的理解建立的心理表征。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即便是对同一事物,心理表征也不完全相同。例如,提起糖醋里脊这道菜,大多数人会想到它是一道荤菜,红色的,酸甜口。会做菜的人,还会想到它是里脊肉做的,要先炸,再烧,会用到番茄酱等调料。手艺更好的人,会想到食材怎样挑选,外面裹的东西用怎样的方法更蓬松,炸的时候该怎样把握火侯。那么与这道菜有特别意义的人,提起这个词,可能还会联想到那个不一样的故事。
那么具体到某一项技能,熟练程度往往取决于他脑中“心理表征”的精确程度。刚开始接触,只有一个浅显的认识,慢慢熟练了,大脑指挥行动,一气呵成,会进入一个舒适区。如果这时再增加难度,对身体来说是新的挑战,面对新的不适应,需要大脑再一次排兵布阵,熟练以后,技能也就又上一个台阶。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不断进步,大脑的相应部分也在不断强化,等到足够熟练,便会生出巧思妙想。
所谓的“巧”,其实就是一种创新。
就拿瑜伽练习来说,没有练过的人,以为那都是高难度,得身体特别柔软的人才能玩。接触以后,初学者能看出整体结构的摆放,例如双腿双手的前后上下位置,这时还处在模仿阶段,进入体式后的感受,还比较粗钝。他们看到老师是这样摆放的,就也这样做,却不知道细节在哪,为什么看似没错,形态却完全不一样。
练了一段时间,紧张的肌肉筋膜舒展开了,前屈时手可以摸到地面了,平板撑可以撑两分钟了。无论是柔韧性还是耐力,较之以前都好了许多。这是因为,在坚持锻炼的过程中,肌肉的毛细血管的氧含量降低。于是,身体将通过生长新的毛细血管的方式来应对,以便为肌肉提供更多的氧,才能使身体重新回到他的舒适区。当他在拉伸时,感受到筋膜肌肉疼痛感,肌肉纤维也会慢慢舒展变长,让它有足够的长度,来适应这种体位上的伸展。如果呆在这里,会很舒服,但很难再有进步,这时就可以进阶挑战更高的强度。
再练习时,仍会感受到拉扯感,仍会感受到肌肉募集力量时的艰难。因为,他有了更敏感的觉知,更加精准的发力点,深层次的肌肉被激活被伸展。这是不断递进,更上一层楼的过程。不仅有身体的变化,也有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微妙变化。每个人的练习经验都是独特的,因为身体状况的不同,相同序列,甚至相同体式,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进阶看似相同,其实大脑与身体布阵却各有各的优势与忌讳。哪里受限,要刻意练习,哪里有不适,要重点保护,这是熟了以后生出的“巧”。也是独属于自己的“心理表征”。
突破——适应——进阶的螺旋进步过程,也是不断建立更新心理表征的过程。同时,更精确先进的心理表征,也有助于精进技能。磨砺技能与改善心理表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一书中,把这个过程比作一边攀爬楼梯,一边搭建新的阶梯。每攀爬一步,都会来到需要搭建新阶梯的地方。搭建了新的阶梯,爬上去,又得准备搭建下一步。每一次攀爬,都是在历练,每一次搭建,都是在优化心理表征。现在的心理表征是跨往新台阶的基础,既能监测又能判断自己的表现与绩效是优还是劣,同时还能指引下一步台阶的方向。
历练,优化,检测,进步,这是从陌生到熟练再到自我创新的过程,这是通过刻意练习,不断突破舒适区的过程,这是从小白到大师的过程。
所以,坚持锻炼,坚持学习,坚持思考,会越变越优秀,也会越变越聪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