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每天不间断学习,一辈子不间断,那么我们就自然会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与幸福。每日读论语,让我们每天都在圣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应对事情的能力,优化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进而能够更轻松面对人生的各种状态。(带着爱满心欢喜地学习践行论语)
学习内容:
10.5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学习心得:
10.5 (孔子出使到别的诸侯国,行聘问礼时)拿着圭,恭敬而谨慎,好像拿不动一般。向上举圭时好在作揖,向下放圭时好像在交给别人。神色庄重,战战兢兢;脚步紧凑,好像在沿着一条线行走。献礼物的时候,和颜悦色。私下里和外国君臣会见时,则显得轻松愉快。
心得:这一章记载了孔子在朝堂上的仪态举止,表现出他对自己职位的敬畏和尊重之情。
以上五章,集中记述了孔子在朝、在外事场所和在乡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给人留下十分生动而深刻的印象。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容貌、神态、言行都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一贯的庄重和敬畏之情。在家乡时,他谦逊、和蔼;在朝廷上,则态度庄敬而有威仪,不卑不亢,光明正大;在国君面前,温和恭顺,庄重严肃又诚惶诚恐。这些都为人们深入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10.6 君子不用青中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做镶边,红色和紫色不用来做平常家居的便服。暑天,穿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一定是套在外面。黑色的衣配羔羊皮袍,白色的衣配小鹿皮袍,黄色的衣配狐皮袍。居家穿的皮袄比较长,可是右边的袖子要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小被,长度是人身长的一倍半。用厚厚的狐貉皮做坐垫。服丧期满之后,任何饰物都可以佩带。不是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一定要经过裁剪。羊羔皮袍和黑色礼帽都不能穿戴着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心得:从古代礼仪的角度看,着装并不是穿衣那么简单。它是人们根据自身的修养、阅历、审美标准以及自身特点等,视环境、时间、场合、目的的不同,对自己所穿着的服饰做出的搭配组合。因此说,着装也是很有讲究的。
在本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在这方面就极为注意。在古时,以黑色和紫色为尊,分别象征着地位与权力,是朝服和祭服的颜色,不能随便穿用。白色则主要用于丧事,也不能常用,孔子对此礼制不敢有着半分懈怠。自周朝以来,礼制不仅在身份的尊卑上有着明确的划分,就连在服饰的色彩上也有所体现,而且这对于以后的各个朝代都有着不小的影响,这也算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比方说,唐朝的官服就有着严格的规定,只需看衣服的颜色和式样,就知道对方的官阶了。
在现代社会,着装依然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一个人的穿着,总在无声地向他人诉说着主人的个性、身份、涵养以及心理状态等信息。也就是说,别人可以通过你的着装搭配,对你的个人形象作出一个比较直观的评价。一个人如果注重在着装方面的仪表美,不仅可以增添交际魅力,还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进而有利于事业的开展。具体说来,个人着装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穿着应当整洁得体。其次,穿着应当符合自己的身份。再次,穿着应当符合场合环境的要求,这是着装的原则问题。最后,穿着应当符合自己的阅历和年龄。在穿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既要注重搭配是否得体,还要显出自己的着装风格。既不能失了自己的身份,也不能失敬于人。只有在这方面尽力做到自然、和谐,才能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