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终于卸下了它神秘的面纱,当我们望着彼此的眼睛,深深的爱意在燃烧。情欲之火蠢蠢欲动,就连呼吸声也变得粗重了很多。在此之前,从未觉得我们的伴侣也有这么美的时候,激烈的吻火热而又直接。当干柴遇上了烈火,卸下了面纱的爱情在今晚注定翻云覆雨。
没有什么事能比把魔鬼打入地狱更让人快活的了(《十日谈》)
之所以会描述性爱,是因为在人类的感情纽带中,性交和性活动通常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也是我在谈论爱情时绕不开的一道坎。但多少人对于性的了解还停留在一个肤浅的表面呢?
在这里,性是运动的反义词。所有人谈论足球,但很少有人踢。至于性,所有人都做过,然而人人难以启齿。(谢瑞恩·厄·菲姬)
在我们的文化里谈论性成了一件羞耻的事,这是交谈的忌讳。甚至与死亡同等。但同时我国对于婚前性行为并无特别约束。不像一些阿拉伯国家,性生活只允许出现在婚姻中,婚前性行为是禁止的。女性被期待在新婚之夜是处女之身,如果在此前遗失了是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羞辱的代价。甚至会导致家族成员丢掉工作,被社区的人看不起。这也是为什么“荣誉处决”在阿拉伯世界如此普及的原因。而在此地区的处女膜修复手术甚至比我国妇女的整容手术还要火热。
来自于文化的性教育缺失,导致了很多青少年在性行为上不甚了解,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避孕。在性行为上约束力之低,也导致了大量的性犯罪。当他们在热恋时,在多巴胺的刺激之下,让多少女孩就此失了身?烈火之猛烈,甚至让一些女孩连避孕的底线也不能坚持。爽是爽了,就只顾着爽了。过后去医院堕胎的,只见多不见少的。
人们偷食了禁果,就得尝试它的代价。
很多女性面临的苦难往往由此开始,愉悦伴随着苦难悄然来临。爱情结出了它的果实,生命由此酝酿而生。女性承受着苦痛在爱情里憧憬着,诸不知一个新生命的降生会完全改变她的生活。如果是在学校的,可能会面临退学的风险与堕胎的危机。在社会上工作的,会面料失业的风险与流产的危机。男人如果在此时履行责任,以爱情去滋润女性。相对的女性在苦痛中尚能够感受到幸福的滋味。但如果男人在此时逃避了责任,那女性在此可不止是身心受创那么简单了。如果男人没有能力履行这份责任,却也没有逃避责任,除了堕胎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作为愉悦的代价,女性承受了所有的苦痛。堕胎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手段给女性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重新定义了她对于幸福与痛苦的理解。在她往后的岁月里会改变她对于异性的看法,或是对于性交的藐视与偏见。甚至有些再也不能感受到爱了。爱的缺失让她在婚姻里苦难重重。
无论如何,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生活了。
怀胎十月,对于有些女性是幸福的开始。而由此而选择步入婚姻也成了现代很多地方的主流方式,婚姻成了一种建立在孩子之上的形式,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反而是没有结出果实就步入婚姻殿堂的人会受到舆论的谴责。我甚至见过我身边的一个小姐姐在生了孩子之后会这样子训诫我们:"女人在生了孩子后才能娶她入门"。这完全是站在男性思维上的思考。难道就因为她不能生孩子就不能娶进门了吗?生孩子是娶媳妇的理由吗?如果不是,那为何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细思极恐,扭曲的价值观在塑造着我们。
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当一个人失去思考能力,别人的观念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思想。
社会过于功利的行为势必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我们会不会结婚取决于有没有共同的孩子。孩子成了婚姻的必需品,它不再是爱情的开始,更像是爱情的终结。我们对于伴侣的爱迅速地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随之而来的是对孩子的教育贯穿了一个母亲的一生。她的少女时代在此终结,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纪元。
谁知道呢?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是幸福的开始?还是苦难的开始呢?也许本没有幸福也没有苦难吧?如果幸福不能持久,那么苦难也必不会持久。
婚姻不过是幸福与苦难的混合体。可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啊,若没有足够的智慧,又如何能在婚姻中超脱呢?把所有的欲望与爱强加于一个小孩子的身上是最不妥的选择,因为意味着失去了自我。
苦难重重的婚姻,又如何能成为我们避风的港湾呢?如何在其中寻找到真正的爱呢?哪怕是爱情之花暂时枯萎了,爱也能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问题是,我们有爱的能力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