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研读“问学”篇中壬寅年的内容。壬寅年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公三十二岁。
曾文正公全集日记:
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壬寅正月
倭艮峰(倭仁)告诉曾国藩要赶紧写日课。所谓日课,即每天将自己这一天来的思想行为予以反思,并记录下来,随时反省。在倭艮峰先生的督促下,他真的不再因循,就从这一天开始,他每天都学着倭艮峰先生的样子,静坐,读《易经》,写日记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用静坐来澄清昏浊事,正所谓“一静万物清,一坐忘忧愁”,静坐可以净虑去杂,让心安定下来,本是佛家、道家修行的重要途径。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参悟大道,达摩祖师面壁少林终日默然自修。庄子更认为静坐可以忘记一切,浑然物我是非,这便是著名的道家坐忘。
三十二岁的曾国藩正处于血气方刚的青春躁动期,外间的应酬繁忙,内心的欲望很多,要想安静的确不易。所以一开始的修炼一定是相当困难的,要么就是效果不好、要么就是打瞌睡;最后通过坚持,他总结出六个字“天地位、万物育”。这六个字,初看颇为玄虚,其实恰到好处。所谓天地位,就是天地正位的意思,泛指大脑、四肢、五脏六腑各个器官都处于正常秩序之中。正常秩序就是自然状态,不必做作克制,更不要紧张霸蛮。所谓万物育,就是万物发育,也就是身体内的各种运行畅通无阻,生命处于一种蓬勃盎然的兴旺状态。如同朱熹所说“鱼跃于渊,活泼泼的”,又如曾国藩后来所作的联语“养活一团春意思”,说的便都是“万物育”。这既是一种恒常境界,也是一种高尚境界。这样的静坐,方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日记:
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意;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壬寅正月
《格言联璧》中有:“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休浑是光明习染薰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意思是人的心就好像谷种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只因物欲掩盖了生机,但生机始终存在。人心像明镜一样,充满着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变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过少了擦拭而已。曾国藩的日记中时刻提醒自己要有满腔生意,即需要去除那些物欲禁锢,到达“天地位、万物育”的状态,而自己目前的状态却是“杂念憧憧”,这些杂念正是内心的欲望,是“语不诚”、“器小”、“杂念”、“利心已萌”等毛病,也有陈源兖指出自己的三个缺点:“一是对人怠慢,二是恃才自负,三是处事刻薄”。而要到达满腔生意,则必须极力扫却这些杂念,而静坐日省等日课和月课正是扫除这些杂念的途径。
所以从年谱中可知,从此曾国藩每日必有记录,是为日课。每月中作诗、古文若干篇。是为月课。凡课程十有二条:一曰主敬,二曰静坐,三曰早起,四曰读书不二,五曰读史书,六曰谨言,七曰养气,八曰保身,九曰日知所亡,十曰月无忘所能,十一曰作字,十二曰夜不出门。
正是对这十二条的坚持和自律,曾国藩开始不断的进行着自身的修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