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来,我并没有将《圣经》完完全全的看一遍。只是大体上知道其中有旧约和新约这两个部分。
所以,当朋友带我看《超新约全书》这部片子前,一听到名字,并没有立马想起来这是与《圣经》有关。直到故事开始,我才有了意识。
不得不承认,这部片子脑洞真的很大。
毕竟,谁能想到人人尊敬的上帝,居然被导演刻画成整天关在一间闭塞的屋子里,对着一台电脑,靠整治人类来抒发自己恶趣味的脾气暴躁的瘦削男人。
这个上帝脾气真的非常暴躁,他经常冲妻子发火,并且用皮鞭抽打自己的女儿以雅。正是这种无爱的残暴,最终导致以雅的奋起反抗。
之后,以雅听了自己的哥哥耶稣的建议,偷用了爸爸的电脑,将每个人的死亡时间群发到他们的手机上,然后跑到人世间去找了6个门徒,正好跟耶稣的12个门徒,加起来组成了她的妈妈女神最爱的棒球成员。
当18个门徒正式成立时,所有的都发生了变化。掌管人类的神变成了以雅的妈妈女神,而之前颐指气使的上帝,却只能在人间的某个角落里,徒劳地的寻找回到天堂的入口。
当然,电影的核心剧情,并不是上帝如何被整蛊,而是以雅寻找的6个门徒的故事。
如果你知道自己何时会死去,你会怎么做?有些人会选择继续当前的生活,有些人则会及时行乐。而电影讲述的这6个门徒,则是在有限的日子里,去寻找自己曾经不敢触碰的真实的自我。
第一个门徒:奥莱莉,是个无比美貌的少女。然而,她的心一直是孤独/封闭/自卑/创伤的。因为在7岁时,因张开双臂起舞,被疾驰而来的地铁削去了一个手臂。这让她受到很大伤害,再加上容貌出众,她被男人觊觎,被女人憎恨。这让她更是感到了世界上的恶意。所以当知道自己的死亡时间时,她并没有想要改变自己现有的生活。直到以雅出现,让她正视了自己的伤痛,并在梦中拥抱了早已断掉的手臂。最终,她实现了对自己的肯定,找到了真正的爱。
第二个门徒:一个50多岁的庸碌之辈。单身,工作一般。当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时,他扔掉了自己的公文包,重新拾起了儿时的冒险梦想。最终实现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状态。
第三个门徒:爱好美色的“色情狂”。从小就体会到女性的躯体之美,所以一直为自己不一样的品味感到深深困扰。认为自己是“变态狂”“色情狂”。当知道自己时间不多时,他开始正视自己的兴趣,并在重拾自信之时,找到了自己年少时第一次情窦初开的真爱。两人幸福的在一起了。
第四个门徒:天生血腥的“杀手”。从小就喜欢死亡,葬礼。喜欢杀一些小动物。在得知自己的死亡时间后,他买了把枪,最后在以雅的指令下,他向第一个门徒奥莱莉开了一枪。正好打在了她的假肢上。他感到好奇,并跟踪她。最后,他对她产生了爱情。因为这爱,他放下了心中的杀戮。
第五个门徒:孤独寂寞的富婆。有钱却孤独的富婆,有着一场形同虚设的婚姻。没有感情,没有性生活。她只能在街边着鸭子和自己做爱。在得知自己生命不多时,她去了小时候就很喜欢的马戏团,并在那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大猩猩。她拒绝了婚姻的枷锁,最后和猩猩在一起。(这种恶趣味,亏导演想得出来。)
第六个门徒:一个体弱多病的小男孩。经常被病痛折磨,也经常被妈妈的怪异眼神所困扰。在即将死去之时,他直面自己真实的想法,穿起来自己喜爱的裙子,变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女孩。
从这6个门徒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旧约》和《新约》的不同。《旧约》里歌功颂德的全是上帝,到《新约》里全是门徒讲述自己的困难与感悟。由此可以看出导演非常明显的立场,那就是:滚你的上帝操控一切,我们人类要自己主宰命运,我们要为自己而活。
在《旧约》中,自己的死亡被掌握在上帝手上时,人类表现出来的都是对未来的恐惧,他们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膜拜上帝,但却从来不为自己的真实内心而活,然而,当《新约》出现,上帝终结人类的生命的特权不再,死亡变得肉眼可见时,人类又变得勇于追求当下。世界变得快乐且和平。
我想, 如果是用一种正儿八经的拍摄手法来诠释宗教信仰和自由自我的关系,恐怕会遭到不少宗教拥护者的奋起抵抗。但这部电影用儿童的视角,并且利用离奇怪诞的故事和幽默俏皮的语言来体现,就让这一沉重的话题变的十分具有趣味性且意义深远了。
尼采说过:上帝已死。我不管上帝存不存在,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上帝,主宰自己的生活,活出真实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