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讲的东西对普通人的生活有用吗? 有的!

《道德经》讲的东西对普通人的生活有用吗? 有的!

作者: 明道若昧 | 来源:发表于2021-06-18 17:42 被阅读0次

    一、变化

    《道德经》: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 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继续用天地自然规律来说,狂风不能持续刮,暴雨也不能持续下,是谁控制着狂风暴雨呢?是天地,天地也不能让狂风暴雨长久保持,那何况渺小的人呢?人的力量有限,人心善变莫测,也没有永恒不变的信仰,人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按照老子思想来看,一切都在变,包括人的价值观也在变。

    你心中有什么,将来就会有什么,观念就是行动,观念决定结果,你认知的世界决定了现实世界。

    按照老子思想解释,万物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以利己为目的的,正如“天之道,利而不害”,天道的规则是趋利避害,所以,人人在天道面前都是公平的,只是人与人之间对于“利”的理解与认知不同,才导致人与人各有各的不同命运。

    你是什么样的人,不是由你说了算的,是别人会把你看成什么样的人。此时,你是别人的一面镜子,别人对你的认知可以通过这面镜子反射出你的内心世界,可以让别人把你看的更清楚,更透彻。

    二、静与动

    《道德经》: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结合上下文来看,帛书版的“有静”放在这里要更合适一些。“争”是动态的,“静”即为不争;然而此“不争”却又并非不能争,一旦发动起来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所以“静”要更加符合水的特性。

    《道德经》中的“善”,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善良”、“行善”。我们理解的善良,是优柔怀仁,有爱心;我们理解的行善,是乐于施予,肯助人。但《道德经》中的“善”,是指行事符合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性。

    老子认为有形的东西里面,水是最接近于道的,总是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总是善待周围环境,不破坏自然,滋养万物,利而不害,利他利己,为而不争。道的行事方式与善良、爱心、助人为乐是根本不沾边的,老子所谓“天地不仁”,“天道无亲”。那么有德的品性是什么样的呢?老子在文中以水作比,进行了阐释。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我们都知道,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这叫作“利万物”。水利万物,但却也不会要求什么回报,更不会说,你们都是我哺育成长起来的,所以都该归我所有。

    何谓“居善地”?居之善,在于地。安居在地上,才得以扎住根脚,才得安稳。居住在空中,则容易动荡,根基不得稳固;居住在高峰,则高处不胜寒,又有倾倒之危。失去了自己立足的根本,则不得安稳。

    所以水的天性,是亲近大地,亲近那个本根的。即使把它倒在高处,它仍然会流到低处安静地呆着,它自己会选择与它品性相符合的地方来居住,这叫做“居善地”。

    何谓“心善渊”?心之善,在于渊。有些人的心,是狭隘的,因为他的心不是往四周扩散变得开阔,而是往中间收拢,越挤越小。而水,把它倒在地上,它就往四周扩散开了,越散越大。正是由于它的这个特性,它才能变得很宽广,变得很渊博。这叫做“心善渊”。

    何谓“予善信”?相交之善,在于信。有些人,是不讲诚信的,他们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让人难以相信,而水不是。水是通透的,守之以恒的,让你一眼就能看穿的。

    它到了低温就会结冰,到了高温就会沸腾,它不会用虚伪假象来欺骗你,也不会让你摸不着头脑。比如潮汐,很准时的到来。所以它是值得信任的,因为它明明白白地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众人面前。

    何谓“正善治”?中正之善,在于治。水,安静的时候,十分均平。人们取水平线为准,以之为正,用来盖屋、做器具、返照自身。正是因为它的均平、中正这一特性,让人有准则可依,故而得以各行其是,不乱、心安,是以为“治”。

    何谓“事善能”?从事之善,在于能。我们常说“水滴石穿”,又说“水火无情”,洪水发作的时候,是非常可怕的,简直能摧毁一切。所以水,是有很大能量在里面的,而它所从事的,又都是能够发挥自己所长的事务,这叫做“事善能”。

    何谓“动善时”?行动之善,在于时。水,总是能够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发动,时候不到,积蓄不满,它就不会动作。它的行动,追随地势;它的盈虚,顺应天时。这叫作“动善时”。

    正因为水从不与万物相争,不争故而不侵害,不强行,所以也不会遭到什么怨恨和阻挠。因此,它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

    史书记载,老子本人特别推崇水“以柔克刚”的特质,晚年的老子曾经把嘴张开给弟子们看:“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没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呢!”

    3. 迷失

    《道德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告诉我们,凡是存在的就是有限的。这是在告诉你,当你在追求利己的时候,要知道这是有度的,必须设立一个边界。

    老子把人的需求分为有边界的需求和没有边界的需求。有边界的需求是当人满足后,需求就消失,人可以不断的做更新与迭代。

    没有边界的需求,是无穷的,是人的无限欲望,一个成年人如果没有边界就是一个巨婴而已,欲望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越不能满足,他们越想要,越想要越得不到,从而心被整乱了,人就会迷失自己,最终导致守不住根本,走向平庸。

    因为,老子说了,当人的眼前被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所填充时,眼光就会变得迷乱而看不清真实的事物,比如互联网万物互联时代,信息透明,各种各样的观念和诱惑非常多,所以很多人开始沉浸其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躺平的躺平,追求快感的追求快感,变得麻木,看不清自己,自己只能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活在假象里,对于事物本质却视而不见。

    比如有的人心乱了,不能安静下来,只能通过外界来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甚至连看本书的耐心都没有,稍微努力一下就想要截个图,发个朋友圈告诉全世界,你看我都这么努力了,怎么还不给我一个赞呢?我都这么努力了,生活为何还对我虽远必诛啊?比如人性趋利避害,人对于外面的诱惑,捷径,利益总是难以抗拒,所以,也才成就了很多韭菜,永远被别人收割,甚至不择手段。

    老子说到,人从外在行为的疯狂,凌乱就会导致人的心理上的凌乱,心理学证明,人的心与行为是统一的,混乱的心就会让人产生狂乱,烦躁的行为,反过来狂乱混乱的行为,也会使人产生混乱,狂躁的心理。

    人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心,千万不要去贵重这些“难得之货”,这里的“货”指的是名利,利益,私情等欲望。不是说不能拥有名利等,而是强调让人不要以此为贵为傲。

    因此,有道的人会给自己的需求设定边界,只要实现了就好,而不会让自己的需求没有边界,变成了无限的欲望,最后欲望求而不得,反而反噬自己,有道的人懂得取舍,知道自己可以收获什么,也知道自己应当舍弃什么。

    4. 成败

    《道德经》: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 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 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人的本性难移,无论是想要得宠,得到,成功,心中都会产生涟漪与惊动,人想要得宠,成功,得到,是想要获得好处,一旦这些牵扯到自身利益,心就会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而且利益的大小决定惊动的程度。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边界,原则,价值观等去衡量与对待这些名利,利益,权利等,而不是那种永远不被满足的欲望,因此,他们能在万事万物面前做到宠辱不惊,从容淡定,像海平面一样平静。道的原理告诉你,你越是想要的越得不到。因此一个人想要在任何场合表现的宠辱不惊,他就要在心里放下荣辱得失成败的利益与算计。

    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道德经里的爱,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那种爱,更接近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承担责任的的意思。爱就是把责任当信仰,没有责任感的人其实丧失了和他人正常交往的能力,而没有信仰的人则丧失了承担责任的愿望。

    5. 无为

    《道德经》: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道德经》: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简单而言,一个人要给自己空间,需要保持容释、淳朴、旷达的心境,而不能僵硬、狭隘、刚愎、排外。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认识到自己能够进步的地方,也才能有进步、有未来、有发展,以利于生命的延续。

    比如当一个人处于空杯状态时就像一只杯子,只有当它没有满的时候,才有空间,人 们才会继续用它;一旦它装满了东西,就难以承载更多,那它的作用也就到头了。只有当一个人能时不时把自己全部清空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 “有” 才能进入胸怀,为自己所用;相反一个人心中固定的“有”太多,缺少空间,其它的“有”就进不来。

    这就是强调的“输出与输入”的重要性,输入是生有的过程,而输出是吸收,过滤,清空的过程,不断循环,人就在不断迭代与更新。保持思想的活力。

    老子告诉我们不能极端自我中心化,不固化自己,放下执念,妄念,才可以把自己内心清空,去勇于破旧立新,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成全自己。

    6. 有限、知止

    《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反复讲,人生存在一个有限的宇宙世界里,宇宙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它也是有限的。

    而你一生做的事情也是极其有限的,在当下你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情,一生也最多做成几件有成就的事等。

    老子就开始分析了,人本来手上拿满了东西,但是还想要不停的多拿,生怕落下什么,那结果就是什么也拿不动,什么也拿不走,但是人懂得适可而止,反而拿的更稳,更长久。(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这其实在说,人的能力,资源等都是极其有限的,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面面俱到,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责任,自己配不上东西不要去强求,懂得适可而止反而对你更有益。

    这个世界自由它自己运转的规则,只是很多人看不懂而已。凡是看的见,物质性的工具,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都不可能长久的保持,都是有限的,今天这个可能很实用,这个人可能现在很厉害,但是说不定哪天就分分钟钟被出现的新事物代替,新旧永远在交替,所以,物质性的世界不是永恒的,也不会永远长期保持的。

    那接下来就说到很多人感兴趣的点,那一个人的财富能长期保持吗?假如你金玉满堂,生前如果都花掉了,说明你没有守住,金玉离你而去了;如果生前没有花掉,但是你又守不住这个身体,必然会死,死后又带不走金玉,说明这个财富还是没有守住。

    所以说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不是谁想守就可以守得住的。

    其次,你还会发现一些人在富贵后开始骄傲自满,挥霍金钱,贪欲享乐就会引来祸患,或者这些财富就会消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举个例子,有的人在有钱以后就开始张扬,本来很多人对ta的印象还不坏,但是慢慢的觉得自己有几个钱很了不起,就开始乱搞,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奢侈和引以为傲,结果呢,大众都开始厌恶他了,这个人也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生活中这种人还是很多的。

    所以,老子思想中的“有与无”在教人做任何事不要只顾一面,只顾自己,另外一面从来都存在,并且与你息息相关,要二者兼顾,阴阳调和,这才是符合道的。

    古人常说,月满盈亏。这是天道的法则,你在追求美好生活时,不可一味地追求圆满,不要被冲昏头脑,忘了万事万物皆有度,要懂得适可而止。毕竟每个人都是生存在一个有限的宇宙世界里,这个有限性是宇宙世界的根本属性。

    7. 有无,虚实

    《道德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

    老子的思想指出了世界的本质: 矛盾对立统一,又互相转化的,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

    “无与有”和“虚与实”是对应的,这个宇宙世界不仅是有无结合的,也是虚实结合的。

    凡是看起来“实”的东西好像没有什么用,凡是看起来“虚”的东西,反倒能起大作用。

    怎么理解呢?我们看老子是怎么解释的?

    古代的车要是没有中间空的毂,指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其中有圆孔,用来穿插车辐并连接车轴,车轴就没有穿过的地方,车就用不成;没有模具的空间,器皿就无法做出来;房子没有空间,人就住不进去。

    再比如人在用人民币对吧,那人民币重要的不是那一张看的见的纸(实),而是它可以让你去投资学习进行价值交换后能获得的价值(虚)。

    所以老子告诉你,事物“无(虚)”的一面才是本体,“有(实)”的一面只是载体而已。

    怎么理解呢?就好比,我们经常说要看透事物本质,那你只是在事物的表面,表象,看的见的地方(实)上下功夫,而不去研究事物内部的矛盾与运动规律(虚),那你也只能认识一些皮毛而已,看透事物本质不是说你坐那里,想想就能看透的,那样看到的永远是表面,表象,需要自己去探索研究分析它的实质,内部,无的层面。

    就好像你要完全认识一个人不可能只看表面外在的(实),更多的是要去了解这个人的内在的(虚)。

    所以,无永远比有大,比有更重要,而人往往很重视看的见的有,而忽略看不见的无。比如教育孩子,过于重视孩子物质生活上的关心,但却忽略了孩子精神内在的成长教育,而孩子内在的精神人格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存在,发展是为了无;无是有的方向和意义,也就是说人(实)的存在,发展是为了追求精神层面(虚)的成长;而人精神层面的成长(虚)是人(实)的方向与意义。

    比如拿学习来说,学习的过程,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不是有的过程?答案是的,但是学习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有,积累知识的过程,而是去应用的过程,你需要把大脑中的知识迅速调用出来,内化成你的经验 (虚),才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

    再拿写作来说,写一篇文章是需要我去大量积累,是一个有的过程(输入),而文章中我的思考,分析,思辨等是一个无的过程(输出),所以,输入输出的过程就是有无不断交替迭代的过程,输出后让大脑清空,处于“无”的状态,然后又重新输入新的东西(有),继续经过大脑加工,思考,输出“无”的东西,比如观念,思想,传递的价值观,信仰等。

    乔布斯说: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交往,因为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采访者问:“聪明人没有尊严吗?”

    乔布斯补充说:不,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捍卫“面子”,不是想方设法证明“我没错”。

    交朋友就是这样,要去交和你一起愿意成长的,追求内在精神层面(虚)上提升的甚至双方可以相互不顾及对方的面子愿意指出对方错误的人,而不是明明看到对方的缺点,错误却因怕伤了对方的尊严,为了维护对方所谓的外在的面子(实)而选择隐瞒,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所以,认知越低的人越在乎外在的面子,尊严,真正智慧的人不是没有面子与尊严,而是他们愿意放下面子和尊严,正确面对别人的指正与批评,而去追求内在的成长。

    一个企业的价值观,理念,远景等看起来很虚,没有用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却决定了这个企业能不能做大,走的更远。一个人也是同样道理,你的观念就是你的行动,决定了你的一切。

    如果你还不明白,我可以用“虚与实”来分析一下教育。

    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学生一些有的东西,也就是大多数人认为有用,实用,看得见(实)的东西。比如文凭,证书,考试分数等,算数能力,答题能力,记忆能力等这些具体术的层面,而把真正重要的“虚”却忽略了。

    什么是有用的“虚”呢?就是独立,坚强,自信,责任,担当,信仰,人格,精神等(虚)。

    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虚无缥缈,而且也不在教育考试的考核内,但正是这些虚无缥缈,无的,看不见的东西,可以在未来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其实,只要把孩子的内在层面培养丰富,得到滋养,那孩子长大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热爱特长,需要什么具体学科的知识,再自己补充就行了。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没有得到滋养与丰富,那这个人是学不进任何东西的。所以,先立人再立业,先做人后做事,前者是后者的放大器。

    但是现在反观一下现在的孩子,包括很多成年人,他们天天学这些“实”的东西而把“虚”的东西给抛弃了,人没有立好,就去立业,人没有做好,就去做事,这就是本末倒置,放弃源头,人的能力成长必将成为一潭死水。

    8.  认识本质,尊重规律

    《道德经》:至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 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章是老子在讲天道的规律,宇宙事件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其实都是在按规律运行,是有规律可循的。

    致虚极,守静笃。这句统领这章主要大意,教人要减少虚伪,颠倒的自我认知,而且还要消减到极致,直到没有这些虚伪,颠倒的认知。

    为什么这样做呢?

    老子就解释了,宇宙万物都会按规律产生,发展,消亡,都是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万物看起来纷繁茂盛,但最终都会返回万物的本源点,绝不会超越这个规律。(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有生就有灭,这是万物的平衡法则,顺从尊重这种法则就叫“静”,不尊重,妄想破坏这种法则就叫“躁”。这种“静”就叫做万物归顺了“道”赋予的本性,万物按规律返回本性的法则就是正确,永恒的法则,懂得认同这个永恒的自然法则就是高明的智慧。(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 曰“常”,知常曰“明”)

    所以,如今那些陷入内卷,安静不下来,心里乱糟糟,满身虚妄以及被欲望缠身,焦躁不安的人,他们是不会有什么大成就的,也不会生出什么大智慧来。

    那为什么大多数人看不到事物本质与规律以及真相?

    老子给你指的明明白白的,按照老子的思想来看:一个有道之人,无论外界如何纷繁复杂,他们内心始终强大,内心的观念原则,心态都是处于“静”的状态。让自己“守静”从而不去虚妄的行事,他们才会有强大的力量,才能产生智慧,这种力量来自何处?就是来自于静,静可以让他们在“无我”的情怀下看清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并接受认同,敬畏这个规律,就能自觉的按照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去做事,这就是最正确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被欲望缠身,被形式控制,被狂妄挟持,就会失去自我,就会虚妄的行事,就会处于混乱状态,就会焦躁不安,就会陷入自己的思维牢笼与认知监狱,正确的能力就会慢慢消失,智慧就会磨灭。

    所以,“静”是人走向强大的表现,焦躁是人走向无知、迷失自我的体现。

    那人如何更容易的做到“守静”呢?就是按照老子说的,人要按无为的原则去做事,才能守静,把自己的一切主观意愿降到比较合理的程度,以自然的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内在认知,天人合一的准则不仅是最本质正确而且又最高效率,你必须自觉遵守。

    道德经里的无为大概有这么基层意思:

    1. 自然而然为之。而不是出于主观意志的强行为之,出于目的心的刻意为之;

    2. 为之于其兆未生。也就是为“无”。就像扁鹊他大哥,别人病还未起就被他治好了,所以反而没人知道他会治病,是以无为;也就是预防问题。

    3. 顺势而为。顺其势而自然成,则功成事遂。

    如果你不懂得,不认同这个自然法则而去胡作非为,就会有灾殃。这个天道法则,无论人类认不认同,它都在作用着万事万物的正常运行,如果一个人无法无天,胆大妄为,存在虚妄想要撞破这个天道的牢笼,最后只会让自己头破血流。

    你知道上天有这个规律,也要敬畏这个规律,做起事来就会客观,不虚伪,不妄为。你有这个客观不妄为的思想,就是最高水平的方法,而这种最高水平的方法就合乎自然之道。

    合乎天道就可以长久的做下去,这样做终生都不会有错误,有危险,而那些不遵守天道规律的做法,他在做事方面,不管做任何事都做不大,做不成,而且也会不长久,做人方面也会一塌糊涂,导致一败涂地,最终自取灭亡,一失足成千古恨。(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9.  动态平衡

    《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天之道,其犹张弓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餘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餘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

    这一章是老子从社会生活几个层面来阐述世界是讲究动态平衡的。

    凡是让你痛苦的,最后都会以另外一种快乐还给你;凡是让你快乐,爽的,最后都会以另一种痛苦的方式还给你。

    先苦后甜,先甜后苦。凡是你所投机取巧走的捷径,实质上捷径的对面是万丈深渊;你以为你走的是天堂,实质上天堂的背后是地狱;你以为人生是得到的越多越好,那上天一定会设法去减少它,让你失去更多,相反,你付出,牺牲,失去的越多,那上天一定另有安排,会以另一种方式给你补回来。

    这就是万事万物的平衡之道。老子说,因为社会乱了,处于无道之中,所以仁义的概念就会提出来,仁义的思想行为才会被提倡,目的是使社会的平衡状态得以保持,但这种平衡稳定是在低水平的层级上的。(大道废,有仁义)

    人有了聪明智慧的头脑的同时,就要相对应的让自己配上有灵魂,良知,信仰等,否则你的智力得不到控制与约束,就会干坏事,干违背仁义,良心,道德的事,这样使人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智慧出,有大伪)

    按照老子的这个平衡原理来分析推理:你能取得多大成就,有多高的层次,取决于你的信仰能达到怎么样的程度,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的人生就会摇摆不定,被别的事物所操控与影响,终将一事无成,甚至还可能带来灾殃。

    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事物,比如科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技能达到什么层次,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信仰达到什么程度,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没有信仰,那科技对这个国家与民族来说,就成了一种负担,甚至带来危害与灾难。那企业发展也一样,一个企业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得多大成就,建立多大功德,取决于这个企业中的愿景,创始人以及所有企业人的信仰到什么程度,什么层次。

    比如现在的社会为什么大批生产乌合之众?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已经放弃了对良知的追求,以及对人类最高智慧文史哲,物理,数学等抽象而又难理解的追求,以及文化文明的追求,而转移到对短平快生产的扭曲社会价值观,鸡汤,利益,庸俗事物上的追求,让自己沉浸其中,看不清自己,甚至变得六亲不认,胡作非为。

    因此,老子告诉你,道无处不在,随时都在起作用,道就是让万事万物能处在平衡稳定中,只是会在不同的层级中保持稳定,无论用什么形式,使万事万物维持平衡的力量一定存在。因为天道有平衡事物的属性,这就像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一定有反作用力来平衡一样,阴一定会有阳来平衡。

    10.  因果

    《道德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这里是老子用自然界生活中的例子来推论,分析表面现象与内在原因的必然关联。

    事物内因,内部主要矛盾与内在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才是改变事物状态的决定力量。

    比如,一件事搞砸了,很多人都会把最主要原因归结于是别人的错,是外在环境的错,而从不反思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凡事出现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会绕过很多弯路与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很多人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向外求,想要走捷径,投机取巧,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没有认清自己,自己的心里内部主要矛盾都没有解决,人是很难觉醒与改变的。

    事物的外表随事物的内因而变化,这是事物内因积累的必然结果,在天道的规则中,因果关系互为里表,但因才是人立足的核心。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因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与事物发展规律。

    所以,老子就说了,只有低洼的地方才会积水,没有洼池给你再多的水也无法把水保存起来;去掉旧的东西才能生成新的东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正因为东西现在少,才有再得的可能,贪图的多了,人便会迷惑,当人迷惑了是因为贪图太多,什么东西都放不下。

    所以按照老子的天道规则来分析,就是教人注重事物的内因,而外与事物所表现的相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不去自我的表现,别人才能感知你的明达能干与智慧,如果逞强好胜,必然会显示别人的无能,就会伤害到别人,别人还会认为你很智慧吗?不会。不自以为是,别人才会认为你很牛,如果自以为是,必然显示出别人的不是,就会嘲讽贬低别人,别人还会认为你很牛吗?不会 。不自夸功德,别人才会认为你的功德很大,如果在别人面前总是炫耀自己,夸耀自己,必然是想显示别人的不足,同样会伤害到别人,别人还会认为你有功德吗?不会。

    如今有很多人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成为大富翁,有钱人,认为自己机会不好或者命运不济,其实这种认知是因果倒置的错误认知,如果把财富比喻成水,天上下的雨水,在哪里都是均匀的,你想要承载更多的水,只有当你心中内在之“洼”(价值观,认知水平),拓的深,挖的宽才可以存得住,没有承载水的深洼,即使给你更多的水,你也留不住。

    当你的“德(得)”厚了,自然就可以载得住万物,无德了,不仅载不住万物,有万物反而成了祸害,所以做人做事要立足于事物的内因,不被事物的表面结果所迷惑。

    如果你不去追求厚的 “功德”(价值观,认识水平),而无缘无故拥有大量的财富与高位的名利,必将带来祸患。

    《道德经》中的《道经》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而《德经》就是教人做人做事之道,是属于人生观的范畴。

    而《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就是教人按照天道的规律去做事,按照人道的规律去做人,把世界观,人生观,把做事,做人相互结合起来,链接起来,而要把这两者链接,结合起来,需要一个桥梁,那就是价值观。

    11.  高效

    《道德经》: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 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这一节确实很经典,老子在用哲学说明世间万事万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种让万事万物实现其高效的天道法则在作用着。先别急,我先来帮你分析一下老子的思想,再来悟其中的道。

    老子通过观察万事万物发现,真正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行走的痕迹,比如人步行会留下印迹,不是很高效,那人坐飞机就不一样,不仅不会留下脚印还很高效;擅长言谈的在说的时候没有任何瑕疵,善于守护门的人不用门栓,也不会让他人轻易打开门,比如现在的电磁感应吸合门;真正善于束缚的不用绳索而不可松绑。

    比如束缚人真正自由发展很多人认为是看的见的出身,学历,资源等,但你否定一下,反向思考后发现实质上是自己被困在“思维牢笼”以及脖子上带着“认知枷锁”,他们打不开“思维牢笼”与“认知枷锁”就只能一辈子被困在自己的固有思维与认知中不断轮回,本该属于自己自由奔放的命运渐渐被消磨成了“宿命”。

    老子就是按照“道”的原理推理出来这些结论的,那“道”的原理是什么呢?就是事物进化发展达到了极点后,事物呈现的结果就会以反向出现。(反者道之动)

    这个原理非常惊人,事物进化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出现《周易》中提到的一个规律:物极必反。此时你就不能按照事物进化发展的正向去思考,而是要反向思考,也就是具备逆向思维。

    所以,老子在强调任何事物发展都有“道”的反向功能在作用,如果没有,那事物会趋于无穷发展下去,而“道”的存在告诉你,没有无穷的世界,如果事物可以无穷发展下去,那还得了,事物就没有办法平衡下来,没有办法平衡,那世界,自然生态,社会就彻底乱了,只要事物处于平衡,稳定中,那就肯定存在一个反向作用的法则存在。

    因此,有道的人遵循“道”的反向法则,事物的正向进化发展会呈现出反向的结果。老子教人要去反向思考,你想要得到正向发展最好的结果,它就会呈现反向的现象。道的发展进化反向总是和事物的正向发展进化方向相反。

    如果你还没能理解?再给你举个例子,很多人成天想着成功,就连做梦也想着一夜成名,而只有少数人天天想着如何失败?这让那些满脑子都是成功的人死活想不通,但实际上结果是那些天天想着失败的人比那些满脑子想着成功的人取得成功的概率更大,因此成功之道的正向发展是会呈现反向的结果,想要成功就要不断的去研究失败,必然也会经历失败,从而在失败中获得经验与教训,让自己规避失败。

    再其次,真正的财富之道,不是去做一个如何赚钱的生意,而是去做一个值钱的生意,赚钱的生意是人跟着钱跑,而值钱的生意是钱跟着人跑。

    按照《道德经》中道的原理,当你不用收取价值的时候还能发展得很好,这才是赚到这项生意的最大价值,此时,这项生意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被推到高的新的层面了。

    所以,公司要提升效率的发展方向与人的能力成长的发展方向都是一致的:以自我否定的方式,取得肯定的存在。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过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嘲讽,那这个人一定很虚伪。说明ta觉得自己很完美,没有一点瑕疵,此时,你会发现这类人只是在低水平的重复,他们只是自我感觉良好,产生一种错觉,感觉自己在成长。

    个人成长之道的正向发展总是呈现它反向的结果。

    也就是说个人能力成长的本质不是盲目的接受外界的鼓励,肯定,认可和支持,而是只有你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自我批判,自我批评,才会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一级一级,螺旋上升到更高层面。

    因此,善于用人的人可以作为不善用人的人的老师,不善用人的人可以作为善用人的资源,不懂得尊重自己的老师,是不懂得珍惜资源,是很糊涂,短视的表现。(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1.  正反,强弱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一节不要小看只有21个字,前一句是原理,后一句是方法论。但是指出了天道的核心规律: 道的运动规律是反,道的落实方式是弱。

    事物永远存在着对立的两种属性,而这两种属性,总是在向它的对立面转化过程中,在临界点返回,循环往复。

    “反”字,不太好理解,但这句话既然是个排比句,我们就先理解“弱”字。弱,柔弱,老子说过“柔弱胜刚强”,又说“柔弱者生之徒”。结合下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处的“弱者”,当侧重于“生”的意义。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在这从无到有,从有到万物的过程中,是谁在推动,是谁在发挥作用?是道。道的推动和作用的发挥又是以什么形式体现在物上呢?一为“反”,一为“弱”也。

    老子崇尚柔弱,因为柔弱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刚开始时,正是生命力最强的时候,而这个时候的生命特征就是柔弱。“物壮则老”,事物成长到强硬了,也就老了,行将就木了。

    所以事物在初生时的“柔弱”状态,能够得到“道”最大的扶持力度,表现为“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等等。因此道的功用,就在物之“弱”时得到了最显著的体现。

    道之动”,道之运行。那么道的运行,又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物之“反”。有正才有反。何谓正?中正不变也;何谓反?往复变化也。有运动和变化,就能在其中呈现出道的运行规律,所以道的运行,就体现在万物围绕着“正”的生灭往复变化之中。

    万物生而离其母,为反;灭而归其根,仍然为反。相对于中正的水平面来说,鱼儿无论跃起还是落下,往还是复,都是在做反向运动。中正则不易不变,而有反复者、有运行变化者,尽皆为“反”。故而以中正为基,“反”之一字,足以概括任何往复变化。

    再说个弱者道之用的例子,什么是影响力?

    往往影响人的恰恰不是什么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的语言,而是背后长期无声无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行动力量。无声无息的长期行动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最具有感召力的力量,无论是谁都难以抗拒。

    在人生中,要学会识人,一个人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这个人做了什么;这也是弱者道之用。因为你认识一个人并不是从最显眼,最引人注意的语言入手,而是从看起来最不起眼的行为入手。更容易洞察一个人的本质。

    曾国藩最高明的识人术告诉你,不要从一个人的外表去看人,而要观察这个人的长期行为,而一个人外在表现出的长期行为是这个人内心和动机的投射。

    最好的学,是知行合一;最好的教是行无言之教,即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这就是古人常言:上行下效,圣人行不言之教。

    圈子决定命运,如果你的圈子全是一帮喜欢装腔作势,喜欢高谈阔论一大堆高大上,假大空的大道理却从来没有始终如一,从一而终,以身作则做事的人,那你就会被这些人影响,误入歧途。

    《道德经》: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一节老子继续讲道的规律,世界是颠倒的,想要成为主导者,必先示弱。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告诉你,想要得到正向的效果,就要从反向去研究行动。

    想要得到,必先付出;想要打败一个人,必须先给他好处。

    就像人在抓老鼠之前,要先给老鼠好处,给它放点油,那老鼠抓起来就特别容易。(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

    同样逻辑,想要削弱它,必须暂时先吹捧抬高它。为什么呢?如果你直接去削弱它,它会有反抗,而且还可能削弱自己,如果你去吹捧抬高它,它反而愿意接受。(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想要夺取,必须先给予。(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这个就不用细讲了,懂的都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讲的东西对普通人的生活有用吗? 有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tl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