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压岁钱也被提上议事日程。那么,什么是压岁钱?其作用是什么?现代的我们又该如何规划压岁钱呢?
“压岁钱”的起源
有史记载的“压岁钱”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它起源于古代一个神话传说,最早称为“压祟钱”,寓意为“压住邪祟”。
“祟”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妖怪,长得黑身白手,专在每年除夕夜出来,去摸睡熟的孩子的脑门。
孩子被祟摸了以后就会发高烧说胡话,退烧后就会变成傻子。
因此,“祟”也就成了“不吉利”的代名词。那个时候家家都在除夕晚上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由于“祟”与“岁”谐音,后来改为“守岁”。
据说嘉兴府有一对夫妻,由于老年得子,十分疼爱。在除夕这天晚上,担心祟来危害孩子,就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逗孩子玩。
后来孩子玩累了睡着了。夫妻俩就把铜钱用红纸包好放到孩子枕边,轮流守在孩子身边。
半夜里,突然一阵狂风吹开了房门,并吹灭了烛火。只见一个黑矮的妖怪伸着白色的爪子。
原来是祟出现了,就在其伸出爪子准备伤害孩子的时候,这时枕边亮出一道白光,吓跑了祟。
第二天,夫妇俩把红纸包的铜钱吓跑祟的事情告诉了邻里。于是大家也都学着照做,从此再没有孩子被祟伤害。
后来人们才晓得,那八枚铜钱原来是八仙。
“压岁钱”的作用
其实,这只是个传说。古代的压岁钱,虽然样子像铜钱,但是不是钱,也不能流通使用,而是仿照钱币的样子,做成可佩戴具有玩赏功能的辟邪物。
这一物件上往往刻着“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的吉利话,还会有龙凤、龟蛇等吉祥图案。
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代表着对孩子新一年的祝福。但比起小孩子来说,老年人似乎更应该得到“压岁钱”——压住年龄不要增长,这样可以多活几年。
该如何规划“压岁钱”
不论怎样,压岁钱寄予的都是美好的寓意。可是,现实中人们对压岁钱的规划和使用却并不尽如人意。
比如,有的家长收了压岁钱后,将其作为孩子的零花钱,让孩子日常消费掉;有的家长却将孩子的“压岁钱”拿来挪作他用——还房贷、还信用卡、日常生活开销;有的家长虽然给孩子存了起来,可是随着低利率时代的到来,利息甚至无法跑赢通胀...
因此,我们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为了让“压岁钱”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意义上去。
现如今,有种产品就有这样的功能——增额终身寿。它既有寿险传承财富的功能,又可以通过灵活减保的形式,为孩子攒一笔教育金。
更重要的是,它是复利计息,利率远高于银行同期水平,并且购买即提前锁定利率,让你在不确定的“乌卡时代”,拥有“稳稳的幸福”。
用现代视野解读文化,了解民俗节令背后的文化意义。我是热爱传统文化的保险规划顾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