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阅读的第2本书 《家门没上锁》
第一次知道有“潘麟”这个人的存在,是从母亲那里。她提起最近所读的书,竟说到是“潘麟导师”写的。听到“导师”这个名号,总不免让人心下犹疑,亮起红灯,害怕善良的她落入了什么神棍的圈套。我隔着电话向她询问半晌,也只知道此人对宗教和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所传播和宣扬的是一种广博的“生命科学”。这个人不仅著书立说,还进行瑜伽教学,创设了一个机构,叫东方生命研究院。哈?听到这些,有个问号始终在脑海里打转转。当然免不了去谷歌、知乎、百度一番,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一边崇拜、相信到了近乎神话的程度;另一边又言之凿凿地指出其欺世盗名、履历虚假。但是母亲说她在读“导师”的书和听过一些音频后,感到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有所改善,从实用主义或是安慰剂效应的角度出发,我便稍稍调整了反抗的姿态,只是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警觉。
十二月与母亲匆匆见面,她似是不经意地留给了我潘麟所写的一本书——《家门没上锁》,说有空时可以看看。说者并非无心,听者又非常有意,于是在读完实用性很强的《小强升职记》之后,我赶紧捧起了这本《家门没上锁》。
复旦大学出版社让这本书不那么像骗子花钱随便找人印制的。封面上摘录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从《家门没上锁》里发现了知识,发现了谈资,那么请忘了它。知识和谈资可以使你有丰富感,有优越感,但它使你本已不轻的心灵负重更加沉重,使你更不易走向没上锁的家门。”而书的序言则直接来自一位大学教授。如果说这是骗术的包装,那么找机构和专家背书,再加一点人生警句格言的做法,倒是学了个十足十。
当开始阅读这本书的详细内容后,我的心态立马有所调整。明知书的内容会挑战从前的认知,也不得不承认其中观念的透彻。作者的确如同一位循循善诱、乃至大声疾呼的走在前面的老师,然而对于人们面对世界和自我的不够智慧的执着,或是对释迦牟尼、耶稣、老子这样的“觉悟者”的误读、利用和演绎,他又不会显露出过分痛惜或愤懑。他是坦然而自在的,平和又直接地指出人们挣扎于自我之中的荒谬性。他谈爱谈美,谈知识,也谈灵魂,全书的内容,形散而神聚,统一在谈生命这一大主题之下。
作者努力想要传递觉悟的理念,让我们不再在虚妄的自我的影子里面横生对抗,而是投入到一直都欢喜、宽广、光明而圣洁的生命当中去。他必定读过许多书,研究过许多不同的宗教、文化和科学思想;另一方面,他明确地指出知识绝不是通往智慧的唯一通道,有时,反而会成了一种阻碍。他轻视语言,重视感悟,他说,“无论我说什么,语言都只能起到指月的手指作用,最多能起到一种象征意义”,“沉默是语言的起始,沉默也是语言的终结,语言只能存在于一个沉默到另一个沉默之间的过渡状态”。读读他的一些句子,确有心胸为之开阔的感受。
只要稍微对照和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就知道作者所反对的人的自我主义,存在于几乎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我们制定目标,努力在社会上证明自己,给自己的存在确定某种意义和价值,用逻辑的方式推演整个世界。作者认为,我们实在是太自我主义了。如何打破在目标中循环往复而永远得不到满足的状态呢?作者说,要我们了解自我的虚幻和脆弱,要我们投入到生命的完满、光明之中。
他这样写道,“生命是你唯一的神,我们的身心是神在地球上的一所暂时的庙宇,我们的人生是神在地球上走过的印痕。”“太阳从来不对黑暗说,你先消失,然后我才能升起来。不,太阳从来不对黑暗这么说,因为太阳明白,当它升起的那一刻,黑暗自动就消失了。自我就是黑暗,觉悟就是阳光。你了解你的自我多少,你的自我就消失多少,当你能从整体上、能从根本上了解你的自我的时候,它就在这一瞬间全部消失了。”
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曾和母亲通电话,讲到书的内容跟年轻人所追求的成功、事业、地位、金钱、有车有房等等目标来说,简直完全相悖,是不是更适合相对年长一点的人看?母亲并没有直接回答我,只是说,她把“潘麟导师”的书当做哲学书来看,增加一种看待人生的角度,看完会觉得心下豁然达观。
读完《家门没上锁》这本不算太厚的书可能很容易,完全理解其中奥义可以很难。书本身的内容对于我们所汲汲以求的许多目标和梦想,是种颠覆,如果是足够坚决固执的人,可能会时不时有被冒犯的感觉。如果能以一种相对开放的心态读完全书,在遇见痛苦的时候读读书中的一些句子,也许会让我们面对社会、他人和自己施加的压力之下、渐渐陷于沉重和麻木的心灵得到开释。
至于其他网上的关于“潘麟导师”可以“开顶”“倒拨生物钟”之类的“神迹”,或是外国著作造假、学历成谜、高价课程的种种证据,就暂不讨论了。总会有聪明的人去揭去各种伪装,潘麟自己甚至已经巧妙地在书中《灵魂:一个费解释》这一章做了“开脱”。然而对于一本对思想有所启发的书,一本读来令人惭愧或令人警醒的书,我不选择拒绝。
希望你也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