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餐巾纸讲座第四章 组织深耕的重要性
一、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书中关于基石层的图片,很形象地让人看到,横向130人和挖地基的区别。只有挖到第三、第四层,地基才会牢固。这也是本训练营的核心理念。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本章提到的“刚开始的2-6周是训练期”,如果新人还未准备好,那么他仍然在训练期。这个和加入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只有真正完成了这些训练,并决定开始,才算真的开始。
二、与现实的联系
很多人会问:做安利多久了?这个问题有时让人挺尴尬的,如果从办卡加入开始,这个年限可就长了。但是如果说从真正做这个事业的时间来算,确实很难界定。比如,已经是江湖传说的马爷,他老人家也说曾经认认真真、每会必到3年,仍然只是做到每月3%-6%的业绩,也就是大陆这边2500-7500的业绩标准。关键的标准其实是决心,决心未下,加入了多长时间是没必要记录的。
决心是内在标准,那么外在标准,就可以借鉴书中的定义,那就是深度。只要没有向下复制三代,那么就不算复制成功,就还没有真正达到开始的标准。
三、启发与收获
今后,这个内外的标准,将会成为我自己团队中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北极星指标。以此,加快成功的步伐,提升效率。在今天的时代,效率确实也很重要,让人看到信心、看到希望。
同时,也让我思考,训练营下个月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首先,线上内容,还是要继续,这样才叫可复制。同时,有些还没准备好的学员,这是继续重复学习的机会,毕竟有六个月呢,我们有耐心。
其次,对于已经充分理解、掌握并准备好的学员,必须得有进阶的内容和挑战了。这对班主任来说,有责任带领大家再向前一步。
四、行动与改变
对准备好行动的学员,要开始设计新的玩法,提升难度,更接近市场、更接近推荐新人。
同时,培养新的骨干,来接手班主任的工作,帮助继续培训新人及“没准备好”的同学,形成人才梯队,不断复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