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不进步的种种原因,总结一下,归根结底就是书籍《价值心法》中的这句话:
“因为他们一直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做一件事”。
也就是陷入了“只练不想”的“怪圈”中了。
在我之前的文章《练琴,放弃学乐器的两种原因》中就总结过,练琴想要获得进步,并且是持续的进步,则必须“边练边想”。
“想”即是思考,是获得改变的必要前提,也是形成“刻意练习”的前提。
以下是宛与洛针对练琴不进步,给出的具体解决方法。
一、不进步,干着急是没用的,先从思考方式上作出改变
很多学琴者在练习期间,一看到自己一段时间内没有进步,就会立刻把自己“陷入”到消极情绪中。
郁闷,焦虑,失望,无助……
带着这些情绪再去练琴,结果只会越来越糟,还不如去干点别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不进步了,遇到“瓶颈”了,作出改变的第一步,是让自己“跳出”消极情绪的“怪圈”。
做法就是,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让“理性脑”驱散“情绪脑”。反复告诉自己,产生这些消极情绪,对自己的练琴是很有影响的。
只有不往这些方面去想,才能做好接下来的事。
二、“打破”原有的练习方法,主动尝试对自己更有利的新方法
当我们可以冷静下来思考与做事时,此时便相当于“甩”掉了一个沉重的内心“包袱”。
接下来作出改变,便会容易许多。
通过思考,我们发现,之所以先前的练习得不到进步,是因为错误的思考产生出了错误的练习方法,而学琴者却始终用这些方法,不断地“进攻”当前遇到的“瓶颈”。
结果可想而知,便是难以解决所遇到的“瓶颈”问题,于是便“卡”在了这里。
作出改变的第二步,便是不再执着于“钻牛角尖”。运用目前的经验,加上自己的新思考,“打破”原有的那些练习方法,并主动“生成”新的应对方法。
比如之前一演奏到速度较快、音符较密集之处时便会紧张,演奏的效果就会出现少音多音、含糊不清、节奏不稳等情况。
这种情况,是因为一开始没能在慢速度下准确练习,只为盲目提速,导致连着错误也一起“提”上来了。
所以按照之前的练法,无论练习多少遍,不论在那里怎样“死磕”,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反而是越练越“巩固”了错误。
认识到这些,我们便需要转变想法,再次让自己回到较慢的速度下,先能以一个放松、舒适的状态去演奏,而后把要练的乐段,全部演奏正确之后,在此基础上,再缓慢提速。
提速过程中,还有注意提的幅度。不断尝试后,逐渐便会形成自己的经验。
不断思考,不停尝试,“刻意练习”便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
“跨”过“瓶颈”只是时间的问题。
谈到这里,相信不少学琴者朋友已经能够发现,练琴想要获得进步,就得不断作出调整与改变。
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练习方法。多思考,多琢磨,多改变,获得这些能力,这恰恰也是学习乐器的一大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