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书100页,对小说的中段描写有个初步印象。
中段一定要给读者对主角有紧张、担心的情绪,读者才有兴趣往下读。这就需要不断给主角增添目标障碍,也可称之为主角的“行动”和“反应”,连续行动让主角的人生发生紧张而刺激的事情,改变他的现状。也可以说是发生人物对抗。
人物对抗可以是坏人出现也可以是坏事的发生,比如人物或死亡,或心灰意冷,或职场危机,结果都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再回到舒适和安全状态。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设置唐僧去西天,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人物对抗是各种妖魔鬼怪,结果是战胜每一个妖怪后再踏上征途,如此反复地打了80个妖怪,最终达到终点取得真经。
让故事有冲突,人物有对抗,原来取经是这么不容易,观众才有兴趣往下看。
不过怎样写好中段还是作者的水平体现,毕竟只知道小时结构是写不出《西游记》、《红楼梦》的,文字功底、人生阅历、知识层次可以区分你是文豪还是小家碧玉,这是个伤脑筋的事,平时得注意积累,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好的文字确实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情绪随着主角起伏波动。有一段时间我爱好是看悬疑、科幻、灾难、恐怖刺激的书和小说。
看《鬼吹灯》和《盗墓笔记》时躺在床上通宵达旦,被书中描写的恐怖章节刺激得大脑格外清醒,跟着整个人跟着书中情节沉浸在荒郊野外,古墓阴森环境之下,。
两个月的周末都是一个人在家,可以吃着快餐从早到晚看美剧《24小时》。说“简直疯了”也不为过。
现在想来,其实折服的是作者掌控读者内心的文字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