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我经常重复一个梦,我梦见自己在淮河边老家的院子里玩耍,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一群鹅,它们压低身子、伸出长长的脖子,飞快地向我跑来。我赶紧逃跑,但还是被一只老鹅狠狠地叨了一口,然后我就惊醒了。
最近在读一本书,《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就想更了解自己,试着回忆过去,想想自己怎样就成了现在的自己。也想试着学会鼓励,鼓励自己,鼓励别人。
改变的过程有四个步骤:愿望、觉察、接纳和选择。今天写的这部分是按照书上指引,所做的一个觉察活动。如果你也愿意读读这本书,那么不妨跟我一起来自由书写,做一场觉察活动。也许一开始你会觉得有点可笑,不过我认为,和时间管理的一些方法一样,如果你不去实践,你永远不知道它们的好处。再比如学习演讲,你看过再多的书和文字,如果不去找舞台和观众,你可能很难提高。再比如爱情,没有投入爱过的人,又怎么真正知道爱与被爱的感受呢?
1、回想当你是个孩子,并且感到担忧、害怕、生气、伤心或者绝望的一个时刻。
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家中常常宾客盈门,爸妈对来往的客人总是热情的招呼。我却羞于和客人打招呼,父母总是对客人解释说,这个孩子不会喊人。内向的我似乎找到了逃避的理由,我就是不会啊。
我默默接受了不招呼人的处理方式,久而久之成了习惯,直到成人以后,我依然觉得和不熟悉的人打招呼特特别扭。
说不准当时我作为孩子的心态。反正,从现在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来看,但凡一点点指责的口吻,甚至作为说话者本人都意识不到的潜意识,孩子会敏锐的感受到。当时的我,是不是有一点尴尬,生气,甚至委屈和难过呢?
2、你认为自己在当时可能做出了什么决定?那个孩子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个孩子不会喊人,听了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就默默接受了这些,我就是这个样子的,我就不喊。我就一直不喊了,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人,后来我感觉自己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跟人打招呼了。
3、现在,想一想最近一次你有过像刚才记忆中儿时同样感受的时刻。
前几天,我跟孩子例行晚上的故事时间,我突然心血来潮对孩子说,宝宝,妈妈把讲给你的故事录下来,放在网上给大家听,好吗?孩子脱口而出,妈妈,你不要录了,你又没有桃子阿姨她们说得好。面对孩子脱口而出的指责,我当时就来火了,恐吓孩子以后再也不给他讲故事了,反正你嫌我说得不好听,那我索性不说了。我还故作认真生气的样子,孩子当真差点急哭了。
4、你当时做了什么决定?
你看,我习惯性地做出了和小时候同样的反应,遇到外界的否定,我很快躲到了自己的小世界里。
身体里那个内在孩童的选择,其实是一种习惯的反应,是长时间累积下来的定式思维。
出于对孩子的爱,我立刻认识到自己和孩子闹情绪的后果,我马上抱起孩子温柔地对他说,对不起,我决定不录音了,以后还这样读故事给你听吧。孩子这才缓和了情绪,破涕为笑。
5、你使用了小时候同样的解决办法,还是更新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技巧?
事情发生的同时,我有了觉察,我发现当情绪被触发时,内心那个小孩就跳出来了,表现得比7岁的孩子还要小,想想真是可笑。
虽然理性让我做了补救,但是毫无疑问,我内在确实有一个孩子,从未长大。
写下你对自己的认识,
如果你依然在用与自己小时候同样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不必担心。
你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你的个性是在很多年里逐渐形成的。
如果你观察一个婴儿走路,你会看到这个小婴儿一再跌倒,但他会站起来再次尝试。你是像这个婴儿一样,还是过着“安全”的生活,因为自己可能犯错而动弹不得呢?
人生需要试错,有些时候,不妨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
你能够接纳自己如其所是吗?你在自己的人生原点,认为自己足够好吗?如果你只做自己真实的样子,不必证明什么,会怎么样呢?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想法,会做什么?
不接纳又怎样呢?写下这句话时,我觉得那个孩子又蹦出来了。
我正站在自己应该在的地方:现在就是起点,让自己做一个新手和学习者,一步步地展开自己的成长。提醒自己,现在的你就很好,而且你的自我价值并不依赖于你能否完美地或者迅速地改变。
放下压力,尊重自己在人生改变之旅上的步伐和风格。
我们都不得不成长。也许,你认为,随着你的年龄再大一点,一切事情会自动的各就各位。但是,年龄的增长与成长不是一回事。你需要主动地参与到让你的生活更幸福和健康的事情中去。开始改变和成长,永远都不会太晚,有一份蓝图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以上部分文字来自《做自己的心里治疗师》
来和我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