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有个4岁半的小朋友,活泼可爱,淘气异常。
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经常晚睡,所以常常晚起。
本来上着条件很好的国际幼儿园,一个月4000多块钱的费用,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园中解决,可常常因为晚起,不能到幼儿园吃早餐。
这是一个两娃的家庭,由于头天哥哥过生日,我和好朋友帮孩子选礼物、庆祝,搞到很晚,所以就住了下来。
第2天早晨,朋友不忍心叫醒昨天睡得很晚的女儿。希望她多睡一会儿,宁愿错过幼儿园的早餐。
可睡到自然醒的女儿,起来后不梳头、不洗脸,任你怎么说就是一意孤行。
并调皮的说,我是盲流子,什么都不想干,就要这样。
由于家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阿姨,朋友忙不迭地准备好早餐,一遍遍招呼女儿吃饭,女儿却无动于衷。
好容易坐在桌前,朋友为了节省时间主动喂孩子吃饭。
可刚刚爬起来的孩子哪里有食欲?吃的心不在焉。
朋友终于火了。不再喂她,并大声呵斥:自己吃,没长手啊,天天吃饭这个费劲!
孩子看到盛怒的母亲,委屈的大哭起来。这样美好的早晨,被孩子的大哭搅的七零八落…
其实,我觉得朋友的做法欠缺妥当,我不赞成在饭桌上教训孩子。
追根溯源,这也不能全怪孩子。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一味的姑息纵容孩子的习惯,高兴时千好万好,待自己不能忍受时就大发雷霆。
这样喜怒无常,让孩子无所适从。
其实我很能理解朋友的难处。两个孩子,现在又没有阿姨,一个人的确辛苦,有时情绪失控在所难免。
可是,如果平时能够认真地给孩子养成好习惯,或许他就不会觉得这样抓狂、疲惫。
由此我想到:美好的一天,应先从好好吃饭开始。
其实,好好吃饭也是一种幸福,往大了说,也可以说是一场修行。
吃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正是从对待小事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
现代人心普遍浮躁,一刻不停的向外攀缘。走路低头看手机;吃饭边看手机,甚至连三、五岁的娃娃都要看着电视才能安静的吃一碗饭。
生活中随处是一心两用、三用甚至是多用的人。
我们看看佛陀是怎么教小朋友吃东西的?
佛陀初成道,有一次和善生以及一群小朋友一起吃橘子,他们安静的围坐成一圈。佛陀告诉小朋友,我们吃橘子可以专注的吃,也可以不专注的吃。
怎么样才是专注的吃呢?
“就是在吃橘子的时候,你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吃橘子,你可彻底的感受到橘子的香和甜。当你剥橘子的皮,你知道自己在剥它的皮;当你把一片橘子放进口中的时候,你知道你自己是把一片橘子剥下来放入口里;当你享用芳香和美味的橘子时,你会察觉你在体验那芳香和美味”。
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专注在吃橘子的当下,同时心也安住于此。细细品味橘子带来的甘甜,其实这就是禅修,就是定。
现在有多少人能在吃饭的时候,把心安住在吃饭的当下,细细品味米饭的甘与甜呢?或许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能力。
有次和一个信佛的朋友到寺院里过斋。
寺庙吃饭的地方叫做斋堂,或叫五观堂。何为五观?
1、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 防心离过、贪等为食
4、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 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什么意思呢?待我细细道来: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意思是吃饭的时候,要知道一粒米来之不易,是经农夫辛苦种植,商人贩卖,工人处理,家人烧煮才能端在我们的面前。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要以感恩心来吃这顿饭,思惟食物的来之不易。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吃饭时应该想一想,自己的道德、贡献,是否足以享受这餐美食?是否受之有愧?如此一想,惭愧心油然生起。
防心离过、贪等为食。吃饭时应时刻防止自己有贪、嗔的念头。不能看到自己喜欢吃就大吃、多吃,也不管别人;不合自己口味的就嫌弃,随意丢弃。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我们之所以吃饭,就是“饿病”发作,所以要以饮食为药,三餐是为了治病,为求饱腹,令身体健康,所以不应该执着于美味,以饭作为疗饥的药,要作这样的观想。
为成道业,故受此食。每日三餐是为了维持健康的身体,以便于学习、工作、修行,因此要奋发努力,才可以受食。
吃饭时要存以上五观之想,这才是吃饭的真正本质,也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之一。
即便我们普通人,即便没有佛教信仰,也要常常严格要求自己,作此观想,认真吃好每一顿饭。
当你静下心来认真咀嚼口中的食物时,美好的一天也在心平气和中开启。
希望你的每顿饭都能吃的甘甜如饴,不管吃的是什么,都能够认真品尝。美好的生活从好好吃饭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