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日常事情做起。不管孩子是否愿意,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孩子可以独立完成,比如刷牙、自己玩,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自己睡觉,只要你能够放手让他自己去做。父母的坚持会告诉孩子:我对你的能力非常有信心。这点很重要。在心理上,让他相信自己能行,那么行动上也就一定能行。
规律的生活习惯。常规行为会规范孩子的生活并且更容易养成孩子的习惯。这样不仅知道他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且也会知道你希望他怎样去做,就不再需要你天天告诉他了。很自然地,他就养成了习惯。
有所限制。可能听起来有些奇怪,但给孩子设定限制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敢于去尝试一些风险。禁忌反而能让孩子产生一些自信,因为这会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是不能碰的,哪些地方是不能去的。知道了这些范围,孩子就能(在范围内)更加放心大胆地去做一些新的尝试,而能够做出尝试正是获得独立性的重要表现。如果孩子能够跟你商量或谈判,也能促使他的思考。如果通过商量或谈判,他获得了一些权限,那么也意味着他将自觉地在权限内活动,这也促进了独立性向前迈了一大步。
善始善终。孩子往往习惯于让家长去帮助他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 父母们一定要审时度势地坚持要求,让孩子善始善终,不要随意妥协。
考虑年龄、发展状况及脾气。对于还怕黑的孩子,让他独自去上楼就有点过了,但是你可以尝试告诉他你会一直站在楼梯口看着他并且跟他说话,这将会帮助他迈出第一步。
父母们平时做的很多事都可以起到培养孩子独立的作用,比如:懂得表扬、当孩子遇到矛盾冲突时,教他具体怎样处理、支持他的兴趣、善于启迪而不总是直接给出答案等。
正如那句俗话:父母给了孩子身体和翅膀。给予身体很容易,插上翅膀难。而根据孩子的特点,适时鼓励和发展孩子的独立性,正是在给孩子插上翅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