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
秦伯稻卒。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赤狄侵齐。
秋,公如齐。
公至自齐。
冬,楚子伐郑。
【传】
四年春,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不肯,公伐莒,取向,非礼也。平国以礼不以乱,伐而不治,乱也。以乱平乱,何治之有?无治,何以行礼?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从之。
夏,弑灵公。书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权不足也。君子曰:“仁而不武,无能达也。”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
郑人立子良,辞曰:“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乃立襄公。襄公将去穆氏,而舍子良。子良不可,曰:“穆氏宜存,则固愿也。若将亡之,则亦皆亡,去疾何为?”乃舍之,皆为大夫。
译文
【经】
四年春季,周历正月,宣公和齐惠公促成莒国和郯国讲和。莒人不肯,宣公攻打莒国,占领了向地。
秦伯稻去世。夏季六月乙酉日,郑国公子归生杀掉了自己的君主。
赤狄入侵齐国。
秋季,宣公去齐国。
宣公从齐国回来。
冬季,楚国攻打郑国。
【传】
四年春季,鲁宣公和齐惠公使莒国和郯国讲和,莒人不肯。宣公攻打莒国,占领了向地,这是不合于礼的。和别国讲和应该用礼,不应该用动乱。讨伐就不能安定,就是动乱。用动乱去平定动乱,还有什么安定?没有安定,用什么来实行礼?
楚国人献给郑灵公一只大甲鱼。公子宋和子家将要进见,走在路上,公子宋的食指忽然自己动了起来,就把它给子家看,说:“以往我遇到这种情况,一定可以尝到美味。”等到进去以后,厨师正准备切甲鱼,两人互相看着而笑起来。郑灵公问他们为什么笑,子家就把刚才的情况告诉郑灵公。等到郑灵公把甲鱼赐给大夫们吃的时候,也把公子宋召来但偏不给他吃。公子宋发怒,用手指头在鼎里蘸了蘸,尝到味道后才退出去。郑灵公发怒,要杀死公子宋。公子宋和子家策划先下手。子家说:“牲口老了,尚且不忍心杀掉,何况是国君呢?”公子宋就反过来诬陷子家。子家害怕,只好跟着他干。
夏季,杀死了郑灵公。《春秋》记载说:“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这是由于子家的权力和决心不足。君子说:“仁爱而没有勇武,总是达不到目的。”凡是杀死国君,如果只记载国君的名字,这是由于国君无道;记载臣下的名字,这就是臣下有罪过。
郑国人要立子良为国君,子良辞谢说:“以贤明而论,去疾是不够的,以顺序而论,公子坚年长。”就立了郑襄公。襄公准备驱逐他的兄弟们,而赦免了子良。子良不同意,说:“穆公的儿子如果适合留下来,去疾本来就有这样的愿望。如果要离开郑国,那就都离开,为什么单独留下去疾?”于是赦免了他们,让他们都做大夫。
鲁宣公想给莒和郯两国当和事老,莒国不肯,鲁宣公恼羞成怒,出兵占领莒国的向邑。传文没有记载,以后莒、郯两国关系如何?想必之前的冲突中,莒国应该略占便宜的。鲁宣公想空口白牙让两国讲和没那么容易,还是秀一下肌肉,估计成功了。
郑国的这次内乱有点无厘头,堪称一碗甲鱼汤引发的血案。刚即位的郑灵公,也许只是想开个玩笑,让子公“食指大动”的预感失效,可惜君臣双方缺乏默契,双方闹僵了,最后诉诸武力。公子归生的立场不够坚定,没有制止公子宋的弑君,反而成了主要责任人,我难以理解史官的逻辑。照说子公的地位比子家高,又是力主弑君者,子公才是主要责任人。
子良的一辞一劝,造就了郑国的七穆,对郑国的政局影响深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