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彦和政事凡,瞩目未见有光环。
虽说当过几任官,业绩寻常很一般。
唯有上疏祭天地,只用蔬果去腥膻。
除此之外无大事,安邦治国无亮点。
少年家贫勤学苦,度日沙门僧人间。
整理经文作抄录,编辑成集作序言。
小事确实不足道,不值羡艳细观览。
缘于《文心雕龙》秀,谁敢视之一村男。
文艺理论批评家,古今景仰戴贵冠。
考其祖籍山东省,大沈刘庄属莒县。
出生京口今镇江,山水因人展笑颜。
一鸣可以惊天地,百鸟群中凤凰喧。
我愧原著未读全,只能代人而传言。
《文心雕龙》共十卷,上下两部五十篇。
卷首五篇是纲领,原道征圣宗经贤。
儒家思想作主宰,渗透释道无痕瘢。
正纬辩骚各侧重,统领作用松而宽。
《明诗》往下到《书记》,篇章二十广摩研。
“论文序笔”为中心,各种文体说流源。
研究作家与作品,作出评价不同观。
明诗乐府及诠赋,“论文”有韵之景点。
史传诸子与论说,“序笔”无韵风景线。
《神思》往下到《物色》,《时序》另看二十篇。
“剖情析采”为中心,论述创作各方面。
《时序》《才略》和《知音》,加上《程器》系统全。
批评鉴赏文学史,博览精论面面观。
附以《序志》共五十,类于当今之序言。
说明著述之动机,思想原则巧贯穿。
全书基调是中庸,美学观念重和谐。
矛盾双方主被动,近于平衡不可缺。
道文情采真与奇,情志风骨论守则。
华实隐秀亦细论,唯务折衷不偏颇。
发展变化文学观,首次提出《通变》说。
社会自然与政治,制御文学是生活。
文学自身有规律,通变沿革相结合。
抽条开花树有根,土壤水分莫枯竭。
具体评论面更广,笼统称之修辞学。
先从语音抒己见,别于沈约八病说。
词汇注重选字精,提出《炼字》“四要则”。
語句要求論之細,与情与事不乖隔。
急促紧张句式短,舒曼情缓长句多。
高低起伏情韵曲,整散长短波连波。
精采璀璨篇于章,情浓色重更辉煌。
文品风格之展现,关键作家重修养。
骨胳凛凛凝浩气,走云连风波汪洋。
作者情思容天地,读者高空情翱翔。
为情造文文情厚,为文造情情文伤。
心理空虚说假话,任尔唇巧舌如簧。
熔意裁辞贵当体,意近旨远“隐秀”芳。
长短详略合事情,草蛇灰线不迷茫。
锦心秀口出名句,雨霁天蓝虹作妆。
他人语句吾可用,注入灵魂神气扬。
抄袭剽窃没出息,灰头土脸一身脏。
夸张过实不背理,心领神会至毫芒。
品评最美《知音》篇,振聋发聩观点新。
可以贵古莫贱今,可以崇己莫抑人。
切莫见解执一隅,主观信伪而迷真。
克制自己之嗜好,轻重爱憎莫偏心。
提出六观批评法,条条精细可遵循。
内容风格相一致,由情入理看辞文。
有其继承有发展,布局妥当更严谨。
用典灵活而贴切,宫商角徵审乐音。
全面品评有标准,也是大体能公允。
漏掉诗人陶渊明,刘、陶或许隔阂深。
偏于形式外在美,陶令傲霜赏菊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