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9年马克的读书小屋
Day133《孩子的分离焦虑》

Day133《孩子的分离焦虑》

作者: 万花谷 | 来源:发表于2017-11-12 22:31 被阅读26次

分离焦虑,是指当孩子和亲近的人分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情绪,如嚎啕大哭,又踢又闹等。这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表明幼儿正在长大,逐渐实现“依恋分离”。

    “女儿快1岁了,每次我把她单独放在沙发上,走到别的房间,她就会又哭又闹找妈妈,好像我离开半步都不行,孩子是不是太依赖了,以后不能独立怎么办?”一个妈妈担心地说道。

    这样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你的孩子正在经历分离焦虑期,这是正常、健康的行为,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方法。父母要对分离焦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应该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黏人,不要显得不耐烦,或者责罚他,不要增加他对这个陌生世界的恐惧感和不安感,而是要给他一个正确的引导。妈妈要适当创设一个短期的分离机会,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适应分离。比如让孩子和家里的其他人共处,要让孩子明白,妈妈也要做自己的事情,要工作,所以才离开孩子,但是这不代表妈妈不爱孩子,妈妈也会非常想念孩子。

    另外,妈妈也要鼓励孩子,说出对孩子的期望:“妈妈不在的时候你要听话,要勇敢,妈妈相信你,等妈妈回来再陪你玩。”等妈妈回来的时候,家人要当着孩子的面把孩子好的表现告诉妈妈,妈妈则要用喜悦的态度来回应。

    积极应对孩子的依恋行为

    孩子喜欢黏人,是幼儿时期常见的问题,但是处理不当的话,形成了过度依恋,对孩子以后的社会活动和生活适应能力都会有不良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掌握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解决孩子黏人的问题。

    1.让他学着自立

    父母应该在生活技能上给孩子以恰当的指导。如教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手,自己吃饭,自己玩玩具等。在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因为你越着急,孩子也越紧张,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让孩子知道他自己能行,这个世界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危险。随着孩子对环境的了解、对自我状态的掌握越来越有信心,黏人的状况也会逐渐得到改善。

    2.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要多和孩子说话,互动,让孩子知道你是在乎他,爱他的,虽然你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他身边,但是他一直在你的心中。有时间就要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和他说话,玩游戏,多做情感上的交流,会让孩子从心底感受到一种安全。试着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离开,要去做什么。1岁左右的孩子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已经基本能听懂父母常说的话了,在离开前,你可以告诉孩子你要去做的事。几次之后他们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前提是父母一定不要撒谎,否则孩子很容易产生对父母不信任的情感。外出回来的时候,要抱抱孩子,并说:“妈妈回来了,我们继续玩吧!”让孩子知道妈妈是遵守诺言的。

    3.孩子和妈妈都要保持愉快、冷静的心情

    在你离开前,要让孩子处于愉快的状态,比如在上班前,可以和孩子玩一玩他感兴趣的游戏,或者给孩子讲一段小故事,在孩子高兴的时候,和他说再见,并说:“等妈妈回来继续陪你玩。”在孩子不冷静的时候,妈妈要保持冷静,不能显出烦躁、生气的情绪,要耐心并且坚定地对孩子说:“妈妈必须要离开,但是妈妈会想你,回家以后还会和你玩。”让孩子知道,妈妈离开、回来都是很自然的,不要把自己的焦虑带给孩子,离开的时候也要保持微笑,声音要轻柔。

    平时,父母还可以多带孩子与外人接触,鼓励他和同龄孩子玩耍。孩子和更多人有了接触,交际能力提高,就会 消除对除了家人以外人的不信任感。他就会懂得除了妈妈,外面的人对他也很好,也不会伤害他。这样,孩子渐渐地就会变得不再那么黏人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133《孩子的分离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zo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