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鲁迅,不是出现在考试中,就是课堂上的难以理解的文章中。鲁迅笔下的“阿q”、孔乙己、初三时学过的课文《坟》、《藤野先生》。最难忘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背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石井栏,也不必说……”
因为考试中总出现鲁迅的课文,所以……
后来,买过鲁迅的一本杂文,没读完,放那儿了。
这次,教学了关于鲁迅的四篇课文,更进一步了解了鲁迅。
《少年闰土》中的鲁迅,是一个孤陋寡闻的孩子,羡慕生活在农村见多识广的闰土,满满的都是羡慕。联系后来中学学习的《中年闰土》,原来是为了对比,抨击那个时代。如单元扉页对鲁迅的介绍,真是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
《好的故事》写了鲁迅通过梦境,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鲁迅对梦境的描写,太过于精彩。把记忆中故乡的江南美景,描写得亦真亦幻。岸上的静与倒映在水中的动景交相辉映,色彩明丽,如一幅泼辣奔迸的红锦带,美感十足。总想多读几遍,感受笔下生花的魅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是别人眼中的鲁迅,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理应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从学生时代的“怕”鲁迅,到从教时代的欣赏鲁迅,没变的还是那个文字中的鲁迅,变得是自己的认知,这就是时间的礼物,岁月对我们的馈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