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音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52343/57017d31d83ce7fb.jpg)
1 学会立字据的习惯
立字据,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打官司,而是为了避免官司。
在生活实践中,如果双方之间的经济往来有非常明确清晰的字据凭证,比如借条、欠条、合同或协议书等,那么一旦产生纠纷,违约方会在诉讼启动之前,根据字据作出清晰地判断:这个官司我肯定会输,没有打得必要。这样,会给其一个竭力解决问题,以避免诉讼的压力。清晰的字据约定,让双方纠纷灭于萌芽之初,避免了诉讼之累。
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养成立字据的习惯,可以把生活常用的文书格式文本整理一下,放在公文包或电脑、手机里,需要时可以非常便捷方便地使用,不至于临时需要时不知道怎么写。
有理有“据”,是息诉之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52343/49b970be2be44f1a.jpg)
2 巧用违约金
开车的人都有这个体会,就是开车违章当场被抓开了罚单的,和被电子监控拍了的违章,我们通常优先处理现场的罚单,电子违章的以后方面时在驾照年度快到期时一并处理,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现场罚单确定了支付罚款的日期及逾期的滞纳金,这个滞纳金虽然不多,但是它是每天在增加的,给义务人心理上的压力也是逐步增加的,因此被处罚者觉得干脆把处理掉为妥。
同样的道理,这也是违约金的一个最主要的用途,如果我们在字据中约定违约金,那么这个违约金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多要对方多少,而是赋予了对方必须忠实履行约定义务的压力。
比如借款,如约定:逾期未还,每逾期一日按贷款利率4倍支付逾期违约金。有了这个约定,如果到期对方没还,那么这时,约定的违约金就开始起作用了,每天都在增加,而且这个增加,是受法律保护的,对方每天都在承受违约的压力和代价,通常不会拖延还款了,借款也就没有必要以诉讼的方式追讨了。
当然,通常生活中,能张口借款的,都是有一定亲朋关系的,很多人觉得让对方写个借条就已经很好意思了,更不好在借条上写违约金。
这个,又回到上面第1点说的,我们应该把日常生活常用的文书格式备好,需要使用时填个数字了名字就可以了,而违约金约定就在这个文书格式里,因为是事先准备好的格式条款,违约金并不显眼,通常借款时,都不会注意这个约定,但是催款时,就可以提醒其注意了。
当然,如果对方确有原因逾期还款了,催款时也可以说,你就把本金还了吧,违约金就算了,这样对方如果早点还清,就可以减少一笔损失,这也是一种还款的动力。
设置违约金,然后必要的时候,放弃违约金。因为违约金的灵活运用,避免了不必要的官司。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52343/2d1fb5e71f9ef904.jpg)
3 掌握好原则与情面的关系
朋友向你借钱,你经常拉不开情面不借。
但如果自己生活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出借钱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若碍于情面硬撑着借给朋友钱,实在是无必要。因为你的钱并不空闲,是你维持基本生活的基础,一旦出现朋友不能还钱,你迫于生活的压力,必然会惹上官司。
如果你经济宽裕,朋友有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该帮当然还是可以帮的,最多这笔钱我不指望了,通常也不会启动诉讼去打官司。
这就是原则和情面的问题,原则是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去帮助别人,而情面的问题,只有自己把握了。
这个问题是可大可小的,律师们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案子,如:开公司的老板们经常会在酒桌上,碍于银行高管或政府官员的面子,为其他公司贷款作担保。似乎就是签个字的问题,但是一旦被担保的公司出了问题,公司作为连带保证人经常赔得倾家荡产,公司员工们和自己的家人也跟着受牵连,这样案子多得让律师触目惊心,归根结底是没有处理好情面和原则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52343/f5871a69cb4f57f1.jpg)
4 亲君子,远小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亲君子,远小人。与人交往或做事,尽可能与品德好的人交往,而远离品行不端的人。这个是老古话,但是非常有道理。君子虽然也可能会破产,也可能会出现经济问题,但是君子的态度是真诚的,坦荡的,也就是说,你和君子之间的矛盾通常是没有必要通过官司解决的,因为你信任他。
但是小人则是相反的,不要与小人发生经济来往。
与小人交往过密,官司也就不远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52343/32a4be1c49f01f6d.jpg)
5 不要让信用破产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当今社会,一个人的信用是其能否成事的基础,一个做人正直,信用良好的人,即便他陷入人生的低谷,愿意帮他的人一定比要告他的人更多,信任的力量有时是大于法律的。
一个人,一旦信用破产,你说的啥都不成立了,没人信,即使是真话。人们没有等待的耐心,一个信任破产的人,通常会有无数官司接踵而至。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律师,在法庭上听到原告说的最多的,经常是:我不相信他。
失去信任,是一切官司之源。
(作者:乐音果 上海骏丰律师事务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