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又提到“体罚”教育?

为什么又提到“体罚”教育?

作者: 妮妮菜 | 来源:发表于2016-11-07 14:56 被阅读0次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呼吁学习某些国家的体罚机制,让中国的学校加入体罚制度,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更可以让学生从小有规则意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惩罚下体会磨难,长大后成为有胆识的人才。

我自能说,笔者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个“体罚”的教育手段可行吗?值得商榷。我们好不容易摒弃了“黄荆条子出好人”的做法,刚刚开启了“理解、尊重、自由、平等”的新风。试问,要提高教师的尊严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要靠恢复“体罚”?我们教育学生,应该是以我们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来实现的。

以爱为核心的教育,首先学校、老师应该对学生理解、尊重、自由、平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这样的理念和根植内心的价值观。我们的学生是独立的,应受尊重的个体。我们的孩子会积极给予正向的反馈。

试想,这一幕大家不陌生吧,幼儿园的小朋友脆生生的和老师再见,老师积极的回应,孩子是怎样的心理?中小学门口值周的孩子向你敬队礼“老师,早上好!”你笑着回应他“同学,早上好!”……我们给予孩子的是积极的,是爱的教育,孩子们怎么会不尊重我们老师呢?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方法,教育的手段是多样的,老师的修为是很重要的。有一次,一个孩子告诉我,他的体育老师很有修养,来教师听课,坐他旁边,给他说,谢谢,临走时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放回原位。孩子说了很多遍,其实孩子们很简单,他们要的东西不多。

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从孩子们在家和家人相处,以及后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的集体生活中要学会的。有时在想,把偏重知识教育的某些课程减少一点,多花一点时间训练孩子的的规则意识,同时知道不遵守规则要受到的惩罚和需要承担的后果。这一教育贯穿孩子们的学习生涯。规则意识也许就会根植于内心。

教育,给人以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同时要交给他们技能。贯穿始终的一定是“无条件的爱,有规则的约束”。时代不同,社会在进步,教育观念和方法也得与时俱进,爱是不变的。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又提到“体罚”教育?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呼吁学习某些国家的体罚机制,让中国的学校加入体罚制度,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更可以...

  • Ep. 1 - 为什么惩罚不是改变孩子行为的正确方法?

    为什么体罚不是一个改变孩子行为的好选择? 在之前看到了一篇文章,谈到为什么教育孩子的时候,体罚“短期有效,但是长期...

  • 体罚教育

    晚上回家,12岁的儿子突然开心地对我说:妈妈,我觉得你现在很温柔哦。我一愣,这段时间因为心里烦,也没少发脾气啊。但...

  • “孩子犯错,你会打他吗?”

    今年,关于教育部下发要求教师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在 网上一直有争议。 有的网友支持这个观点,认为体罚和变相...

  • 20220601没有体罚的教育

    没有体罚的教育 ————《家长教育学节选》之论家长的教育学修养2 在这一节中,标题上“没有体罚的教育”,实际上苏氏...

  • 究竟能不能体罚孩子

    在各种儿童教育的书籍中常会谈论到体罚的问题。体罚看成是一种迂腐过时的教育方法,更多的提倡不能体罚因为会给孩子带来童...

  • 义务教育阶段,不让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怎么办

    义务教育阶段本来就不允许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并不能对孩子的学习或者品质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这...

  • 体罚不是教育,体罚只是报复

    听樊登《不管教的勇气》拆书十五 很多家长喜欢体罚,觉得体罚的时候,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去教育他。他说,体罚不是教...

  • 教育不体罚

    晚饭后,我们开始往家走。子豪知道接下来要被处罚,拉着我的手,小心翼翼地问我“教育不体罚”是什么意思?我当然知道他的...

  • 为什么体罚式教育不被允许?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孙云晓:挨打的孩子有两种发展结果是最常见的,一种你打他,他真害怕了,打成窝囊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又提到“体罚”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jo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