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位名人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在小时候,我也常常问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的一生可长可短,短如蜉蝣朝生暮死,长若星辰永恒夺目.慢慢的长大,学习,工作.
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烦恼,持续不断的烦心事,从而会发现随着岁月的增长,开心越来越少,长大后的我们不会如小孩子般轻易开怀大笑,仿佛正应了那句俗语:千金难买我开怀.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大环境里,追逐财富仿佛成了成功的标准.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好工作就是工资要很高,福利要很好.在这里的”好”就是许多家长及老师的标准.
往往忽略了每个”我”真实的内心感受,兴趣爱好,理想.他们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你喜欢的东西是无用的,没有工作竞争力,简单粗暴来说,就是不能挣多少钱,不要学习.
然而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单纯孩童,往往能获得简单的快乐,一棵小草,2只飞着的小鸟,3条河中游着的小鱼都能让他们获得快乐,对于大人而言,往往很难.
因为世界在孩子的眼中是有趣的,在大人的眼中是有用的.当我们有了车子,房子,又需要更多的钱,名牌手表,名牌包包……我们的物欲是不断膨胀的!正如高晓松去了北欧后,写了篇发现自己内心很丑陋的文章.有多少成年人深有同感呢?
内心空洞,工作忙碌,精神萎靡可能是我们90后工作者的新常态.害怕自己不再热爱生活,害怕自己停止对生活和工作的思考,害怕自己灵感枯竭,害怕自己不再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