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996是客观存在,但请老板记住:少给员工讲品德,多给员工讲应得

996是客观存在,但请老板记住:少给员工讲品德,多给员工讲应得

作者: 私家视角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4:21 被阅读12次

不管你喜不喜欢,996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一般来说,“996”分为两种:

1.工作需要,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需要赶进度,因为是处于快速增长期;

2.老板需要,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这样自然可以节约成本。还有就是管理落后,组织、工作效率不高,或者单纯就是让员工不要闲着而已。

而对于员工来说,也分为两种态度,要么是自愿,要么是被迫。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996”的利弊选择。

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得为自己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996当然不好,这和勤奋、品质之类的东西没关系。

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一周工作6天,每天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这样的日子是很紧迫的。

我们可以稍微计算一下,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上午9点上班就需要6点起床,洗漱、吃饭之后用一两个小时赶到公司。

而晚上9点下班后,交通、吃饭、洗刷之后,睡觉也要12点了。也就说,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消费、娱乐和学习。

所以,在一线城市就算工资看似高一点,但不要忽略了其中的沉没成本。比如吴晓波就曾算过一笔账,以北京为例,如果一个人的工资在七千左右,通勤超过三小时,一个月工作22天,那么每天要付出120元的时间成本,一个月就是两千五,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是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成本。

什么都是有代价的,年轻人一定要算清楚自己的所得和付出了什么。

理解了这点,就会知道靠谱的老板、公司是怎么做的。

“少给员工讲品德,多给员工讲应得。”

品德、梦想、奋斗之类的字眼是好的,但必须是建立在“应得”的基础之上。

创业的时候对员工讲梦想、奋斗和“兄弟义气”,画个大饼说“苟富贵勿相忘”,但创业成功之后却大谈什么“性价比”,从不兑现过去的承诺。

这样的老板不是忽悠、骗子是什么?

而靠谱的老板也会谈梦想,但他们更着重强调梦想的回报,他们不会把创业、梦想的成功寄托在员工好忽悠上。

要明白,人性从来都是自私的、懒惰的、贪婪的,要想激励员工跟你一起奋斗,那最好是拿出足够多的利益去绑定他们。

我一向觉得,人在利益满足之后变得有品德比较容易一些,而先去讲品德就比较难一些。

员工对老板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你吃肉我喝汤而已。

可很多老板呢,是挣钱的时候称兄道弟,分钱的时候却又觉得肉疼,不情不愿。

却不愿意承认:这些本就是“兄弟们”应得的。

马老师所说的其实是实在话,太多的公司是想996也不够格。

别人996是为了共同富裕,你996是为了自己多赚钱,这怎么会一样呢?

人家的公司出了多少百万、千万、亿万富翁?而你的公司呢,除了你自己发家致富,还有谁?

看一个公司成功还是失败,就看这个公司成就了多少人。

利他就是利己,越是成就人多的公司反而越会赚到更多的钱,这就是因果循环的妙处了。

从员工的利益来说,最好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老板的品德过关或“发善心”上。

大家还是现实点,自己要是就图打工赚点钱,以稳定舒服为主,那何必去“996”的公司,“955”就很好了。

我就见过一些女孩就是以工作轻松、离家近为目的,工作只是个生活的调剂而已。

这个不必多说,而如果你是一无所有,要成家立业,要还房贷,要养育子女,那么,你不拼也不行。

那你就要慎重选择行业、公司和老板了。

对于选择,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好多说,不过你可以参考一下乔布斯的意见: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毕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不喜欢的事情,从投入和所得上来说是不大一样的。

然后,对于老板,最好是听从查理·芒格的意见,尽可能的为你所尊敬的人工作。

如此可避免成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炮灰。

至于那种老板值得尊敬,“少给员工讲品德,多给员工讲应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标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96是客观存在,但请老板记住:少给员工讲品德,多给员工讲应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oj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