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缘起
往年的教学经历,在强烈的传递着:进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我们老师们得上紧了螺丝,一点也不敢松懈。只因为这是三年级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重灾区。
(2)达成共识
今年,当我们三年级组再次临近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时,就达成了特别一致的观点:让学生必须动起来,参与进拼一拼、摆一摆的活动中来。让孩子们经历过活动后,身体一定会有记忆的。
探究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的进率整个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探究结束后,我们进入了经典的铺地问题模型。
(3) 策划活动
铺地问题本属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常出现家庭装修过程中,而往往这样的情景孩子们均是零参与的,仅仅依靠坐在教室里空想,明显的不能满足需要。刚好我们的西操场铺满了方形的悬浮地板,这在我们三年级老师眼中就成了解决铺地问题救星。
我们想要进行拆地板,铺地板的活动来增强孩子们的直观感受,以此来建构孩子的空间观念。在经得赵老师的同意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我们这个活动到底该如何做?地砖边长多大?我们需要设置多大面积的区域?地板可以拆,那么如何拼装?小组活动?还是个体活动?……经过不断的调试后,最终确定了以下方案:
在教室里,我们先搞清楚悬浮地板的边长为2分米,我们要构建48平方分米的区域,预计需要多少块方砖?怎么拼摆才能高效?小组合作活动中,需要责任到人,于是记录员、拆地板人员、拼地板人员、设计师、协调员就在教室里经由自我认领确定了下来。
有序进入西操场后,我们的五个小组就热火朝天的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全身心投入的模样 专心的记录员活动中,有一个小组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因为四个孩子自己在全程拼摆并设计,而其他三个孩子则是另外在一旁嘀咕比划,原以为他们偏离了我们的活动目的,但走进一看,原来他们在推算如果不拼摆,怎样确定48平方分米的区域,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在悬浮地板上用粉笔勾勒出48平方分米的区域,这样一大组分成了两小组,同时验证48平方分米的区域该怎样建构。
拼摆结束后,我们开始复原悬浮地板了。这个过程相对于我们的拆地板,可是相当耗时,虽说孩子们都是满头大汗,但个个都是笑容满面,甚至放话说:以后学校要是再铺这样的悬浮地板,他们全包了!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铺地问题的能力明显的得到了提升,同时还额外获得了拼装悬浮地板的能力,最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的能力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这样的活动又会给孩子们的内心带来怎样的冲击呢?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微信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