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国学与传统文化
介石,原来你在这里!

介石,原来你在这里!

作者: 机息心远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19:36 被阅读7次

毕业,来新单位报道时,认识了一起办理入职手续的吴兄。这位吴兄品貌非凡,虽然年龄与我相仿,也是20出头,却有一股道骨仙风之气。不凡之人,必有非凡之举,一办完入职手续他就失踪了。

数月归来,他让全单位的人惊掉一地眼球。他学回来一项神秘绝技,算卦。他的算卦之术根红苗正,系出易经。

易经号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弄懂了它,也就通晓了世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吴兄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的神,丢了东西找他来一卦,没有女朋友找他来一卦,想涨工资找他来一卦,想快速升职找他来一卦……他就是我们万能的神。

一开始我感到新奇,新奇之后是羡慕,羡慕之后就跟着效仿。我也买来一本易经埋头苦读。

易经,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可越是这样,我越是坚持。如果一看就懂,人人都能轻易学会,那还叫绝学吗?

我每天都在坚持,说实在的,里面很多字我都不认识,即便认识,也不懂是什么意思。不管了,硬着头皮学吧!古人不是说了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反复研读、仔细揣摩,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

一天,我在书里发现了两个字,介石。这两个字我不但认识,还联想起一个人,蒋介石。开始我以为是巧合,仔细研读之后才发现其中博大精深。

这两个字出自“豫”卦。见下图



在开启“介石”秘密的大门之前,我们必须先拿到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易经的基础性知识。没有这些知识的支撑,即便我写的每个字你都认识,也是白费,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易经里,类似“豫”一样的卦有64个。每一卦都是像上面的豫卦一样由一些神秘的符号组成,这些符号由下至上共6层,每一层有个专业的词叫“爻”。六个爻组成一卦。我们常说的“六爻八卦”就是源自这里。

“爻”是“卦”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爻一共只有两种,一种是阳爻,符号是“-”;一种是阴爻,符号是“- -”,六根爻叠放在一起就成了一卦。阳爻象天,阴爻象地,因为古人目睹天体浑然为一,苍苍无二色,故以一整画象;地体分水陆两部分,故以两断画象之。

此外,就如同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一样,六爻的每一层都对应着唯一的名字,从下到上分别叫,初,二,三,四,五,上。易经里奇数代表阳,偶数代表阴,所以六爻中的阳爻叫“九”,阴爻叫“六”。假如某挂里的初爻是阳爻,就叫“初九”,是阴爻就叫“初六”。这里稍微有点绕,慢慢消化一下。

这时,再看豫卦的卦象,它的6个爻从下到上,按照上面的介绍应该分别称作:初六,六二,六三,九四,六五,上六。



再稍微深入一点,阳爻如果出现在奇数层(初,3,5),阴爻出现在偶数层(2,4,上)。由于奇数代表阳,偶数代表阴,所以翻译一下就是,如果阳爻出现在阳层,阴爻出现在阴层,这种情况叫“得位”,就是得到了正确的位子。就好比男同学必须去男厕所,女同学必须去女厕所,这叫得位,否则就是不得位,就成流氓啦。

每一卦的6个爻,被拆分成上下两组,每组3个爻。下面一组叫下卦或内卦,上面一组叫上卦或外卦。

易经里对每一爻做了说明、描述,这叫“爻辞”,一卦有六爻,所以也就有六条爻辞。我们常说的算卦,其实就是看这些爻辞。

好了,现在钥匙终于拿到手了,我们开始拆解“介石”之密。首先先把豫卦拆分成上下两组。下面的一组根据符合的组合叫“坤”,上面的一组叫“震”。坤卦在下,震褂在上。



先看豫卦下面的这个坤卦:三爻当中的中间那一爻的位置叫做“中位”,上面的那个震卦也是同样道理,中间那一爻的位置也叫做“中位”。如果你占卜到的爻恰好落在一卦的“中位”上,这就叫“得中”,是个吉兆。如果这一爻既“得位”又“得中”,那就属于吉上加吉了。

按照这个“得中”原则看看豫卦的六二爻:大家按照我方才讲的“得位”和“得中”的原则看一看,二层是阴爻,阴爻在阴层这叫“得位”,就是女生正好去了女厕所。而且又位居豫卦下面那个坤卦的中间位置,是谓“得中”,好事都占全了。

再来看看这一爻的爻辞: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那么,这句爻辞是什么意思呢?众说纷纭,我们不去理它,先看看《象》对这句爻辞的解释: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这句解释大家是不是也看不明白啊?不用理会,只从字面来看好了。看出来没有,蒋介石的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名”用《易经》里的爻辞,介石,“字”用相应的《象》里的释文,中正。

这里有出现了个《象》,《象》是什么呢?

我们一般所说的《易经》,也就是《周易》,严格来说,这里面其实有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易经》,另一部分是《易传》,《易经》和《易传》一起构成了《周易》。

深究起来,狭义上的《易经》才是现存的最原始的文献,而《易传》则主要是战国时期的一些学者为《易经》所作的解释和阐发,在时代上至少也要晚于《易经》几百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易经》当作一本教科书的话,那么《易传》就是教辅。

《易传》这部教辅共有十篇,这十篇文献称作“十翼”。 包括《文言》、《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七种十篇。

《易经》的内容很简短,全是占卜的话,而《易传》却借着占卜阐发了很多哲学思想。大家熟悉的一些名言,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很多人都说出自《易经》,其实严格讲是出自《易传》,更严格地讲则是出自《易传》中的《象》。

我们小试牛刀,只是粗略的分析就发现了:蒋介石,不论名还是字,都大有来头。蒋介石一生迷恋易经术数,他相信命运,也喜欢算命,包括他夫人也经常求神问卦。

不仅如此,蒋介石在临终之前还说过一句话:是非审之于己,毁誉任之于人,得失取之于数。其中得失取之于数,中的数,指的就是上天的命运、命数。

可见,蒋介石是极其信命的人。他的名字,出自易经也就不足为怪了,而是顺理成章的事。

再看易经中对豫卦的整体解释:豫,利建侯行师。即有利于建国封侯和行军作战。对于蒋介石这样整日行军打仗的人来说,取这个卦象作为名字肯定不是偶然吧?继续看资料。

豫,震上坤下。
坤,顺也。震,动也。顺其性而动者,莫不得,得其所,故谓之豫。豫,喜逸说乐之貌也。震又为雷,诸侯之象。坤又为众,师役之象。故利建侯行师矣。

不多解释,你只要能看出蒋介石的鸿鹄之志就足够了。

关于蒋介石的祖籍,一直有浙江奉化和河南许昌之争。正史承认前者,很多学者认可后者。看完易经后,我更愿意相信蒋介石的祖籍在河南,因为河南省的简称恰好是“豫”。

再往后看,易经里还有更多的发现。

毛主席的名字也在《周易》里,《系辞》里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说卦》里还有“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看到了吧!“润之”,名和字也是关联的,“泽东”而“润之”。

现代人起名字很少能有这种水准了,父母煞费苦心地给孩子起名字,往往爱用一些漂亮字、生僻字,象“介石”、“中正”这种字面普通却内涵丰富、又很大气的名字,太少了。起名公司也很少有懂得传统文化的,起个名字不是批批五行就是算算笔画,没多少正经东西。

顺便就再说两个起名的例子吧。《围城》里的方鸿渐,他的名字就是来自渐卦上九的爻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茶圣陆羽的名字也来自这句爻辞。陆羽是个孤儿,自己给自己算卦起名字,算到了渐卦上九爻,所以姓取了“陆”,名取了“羽”,字取了“鸿渐”,完全取自“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易经,真是神一样的存在!不愧为群经之首。

最后,再抛出我的两个疑惑,愿得高人指点。

一提起易经,很多人都会顺嘴说出:这是一部用八卦算命的书。可是,实际上,在《易经》里,既没有提到八卦,也没有提到算卦的方法。

大家认为3根爻构成一卦,3根爻排列组合成八个卦,就是我们所说的八卦。然后上下两个八卦互相组合成64卦。其实,严格来讲,我们只能说看上去是这样,推测起来是这样,事实是否当真如此却很难讲,因为《易经》里边只有64卦,根本没有八卦的单独存在。

另外,《易经》只讲了占卜到这一卦代表了什么,占到那一卦代表了什么,却没有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算卦?这就好比有人扔给你一副扑克牌,告诉你哪个叫红桃A、哪个叫黑桃K,却没告诉你玩法。

真是千古之谜!


相关文章

  • 介石,原来你在这里!

    毕业,来新单位报道时,认识了一起办理入职手续的吴兄。这位吴兄品貌非凡,虽然年龄与我相仿,也是20出头,却有一股道骨...

  • “介石”

    看到《苏动力传》里的一句诗“寡词真吉人,介石乃机警。”想到蒋介石的名字是不是也和这诗有关系。 马上度娘一下。 原来...

  • 观棋 石介

    人皆称善弈,伊我独不能。 试坐观胜败,白黑何分明。 运智奇复诈,用心险且倾。 嗟哉一枰上,两人终日争。 ( ...

  • 原来

    原来你也在这里 成就一段传奇 原来你也在这里 让我的梦无声无息 原来你也在这里 从来忧伤不见你哭泣 原来你也在这里...

  • 2019,相遇石介-苏鲜香

    2019,相遇石介 2019,相遇石介~吾师亚和 茶有真味,善辩者,赏而藏之,蔚为知己。 石介茶以昔归茶区邦东黑大...

  • 原来你在这里

    文/将在路上 原来你在这里, 我曾翻山越岭找过你; 原来你在这里, 我曾在乡间小路找寻你; 原来你在这里, 我曾在...

  • 抖唱伟人的心声

    抖诗 一个伟人宏亮的声音: 谁! 是谁在我大门前抖唱? 润之兄。 是我,介石。 在你大门前抖唱。 哦,原来是你这手...

  • 迪伦and崔斯坦

    “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

  • 原来

    原来 原来你还在这里 原来你还没有忘记 原来的原来 原来一直是原点 原来最终是终点 原来我还在这里 原来我们都没有...

  • 摆渡人

    “嗨,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原来,我们都在这里,就是最美好的结局。

网友评论

  • 机息心远:没想到这篇文有后劲,虽然枯燥还是有人爱看,看来有很多行家。
  • xl一片云儿:学有所成呀,研究的有理。
    xl一片云儿:@机息心远 在我们这里,跟着改嫁妈去的叫拖油瓶,跟不好听的。所以这段历史他不愿提及。也属于正常😊
    机息心远:蒋介石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祖籍,这个问题更有意思。
    机息心远:都是针对资料的推想,没有实证。
  • 教语文的袁老师:有玩法儿的。
    机息心远:@希望胡同 是的,有很多玩法,但是都不在《经》中。
  • 简单的小诺儿:有意思
    简单的小诺儿:@简单的小诺儿 😄️😄️
    机息心远:@简单的小诺儿 写的人费劲,看的人也费劲,这样的文,两头不落好。
  • 老殿:看着的确有点费劲,但是很值得看,原来毛泽东、蒋介石的名字这么有来头。
  • 机息心远:希望你坚持看完

本文标题:介石,原来你在这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vr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