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亦有道
教育孩子过程中常见的十个基础错误

教育孩子过程中常见的十个基础错误

作者: 迟玉龙 | 来源:发表于2020-05-02 08:33 被阅读0次

教育孩子是个漫长而庞大的系统过程,一般需要经过二十五年时间才能完成。需要培养孩子五个方面的能力。

1、基础知识的储备,学校起主要责任。

2、技能训练,怎么接人待物。

3、人际关系经验的积累,人是群居的生物,孩子长大成人最大的技能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4、主体人格架构的建立,成为什么样的人,品格、品行是什么样的。

5、自我价值的定位,怎么看待自己,做什么职业等等。

这是孩子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才能完成的,所以说,教育孩子不是一天的事,家长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帮助孩子完成这五个方面的工作。

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辈模仿一辈,沿用了几千年的教育方法,现在该彻底清理了。做个比喻,假如我们是工程师,楼的主体是你设计的,要建造一座大楼,如果地基有问题,楼是没法建的,建造大楼之前,地基一定要打牢,中国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以下十大基础错误,如果犯了这些错误,相当于大楼的地基不牢,孩子是没法教育好的。

常见十大基础错误有以下这些。

1、把孩子当成成年人。父母不了解孩子是怎么回事,鲁迅说,孩子的世界是神秘的世界。卢梭在他的著作中也描述了孩子的现象跟成年人不一样,蒙台梭利也认识到孩子的神秘世界。中国父母认为孩子跟成年人没有本质的区别,才有了批评、指责、打骂孩子的理由,认为孩子有缺点需要批评,错误行为需要校正。家长不了解孩子只是孩子,认为他是明知故犯,所以批评孩子。事实是孩子根本不知道做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孩子十四周岁以前犯了错误,不能打骂,父母要心平气和地指出来,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2、把符号当真知。现在大部分孩子的学习,记住了一些文字,只是符号而已,不是知识,文字是知识的表述方式,家长以为孩子把符号背下来,就学会知识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验的积累,对知识理解不够,只把符号记下来,会培养出太多孔乙己一类的人。

3、把孩子当容器。把孩子比喻成茶碗,老师比喻成茶壶,茶壶不问茶碗是否同意就往里边倒水,老师不经学生同意,就把知识灌输给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强迫孩子学习。教和学之间是合作关系,老师讲的知识,必须经过孩子同意,只有孩子想学,他才能学进去。老师讲的道理,必须经过孩子同意,愿意学才可以。

4、把给孩子物质当成爱。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内敛的民族,对爱没有研究,强调泛义的爱,没有心理学的爱,认为给孩子吃穿就是爱。这只是爱的表达方式,跟爱没有关系。爱是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的感情,是平等的,是无条件的,人的高贵性就是无条件、完整地接纳这个人。中国一直是层级社会,强调的是服从,不了解什么是接纳,接纳意味着不埋怨,不抱怨。爱的有无是由被爱者决定的,家长把最柔软的爱表达给孩子,让孩子接收到,心智才能成长发育。

5、把血缘关系等同于良性亲子关系。之前没有人明确意识到,良性亲子关系对教育孩子的核心重要性,认为自己是孩子爸妈就可以教育他,不问人家同意不同意。孩子是一个主体,是独立的人,如果没有良性亲子关系,孩子不信任家长,你说的道理再好也没有用,孩子不听你的。家长必须调整亲子关系,相互信任,理解孩子,孩子才会跟你说心里话,家长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帮助到孩子。

6、把孩子当动物。中国打骂孩子有2500年的历史,在普通人心中,认为打骂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孩子是人,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教育,打骂是训练动物的方式。如果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想把孩子培养成有尊严的公民是天方夜谭。

7、把孩子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家长为什么那么着急孩子的学习?根源就是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是孩子学习,是孩子考大学,不是家长学习。家长着急孩子的学习遵循的是集体主义哲学。中国古代是大家族一起生活,每个人之间都相互影响。五四运动后,大家变成了小家,孩子不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了,有自己单独的空间。但是中华民族跟孩子的链接还是群体性的,家长跟孩子没有边界,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孩子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主体,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父母边界不清,导致越俎代庖,干预孩子所有的事情,把孩子当成傀儡,这样的孩子长不大。把孩子比作乒乓球运动员,必须他自己刻苦练习,才能成长。如果家长在孩子训练时,帮孩子练球,等真到比赛时,孩子啥也不是,因为孩子没有锻炼的机会。家长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这是培养巨婴。卢梭说,家长辛辛苦苦教坏孩子,然后说你怎么这样。父母该做什么,孩子该做什么,界限要清楚。我们千万记住,不能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要有边界,中国人必须自我成长,成为独立自主的人,不能越过红线,否则把自己累死,孩子却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8、把教育过程当成结果。中国的家长一谈到教育,就是谁考上了哪所大学,好像考上大学就是成功了。教育只是一个过程,你在哪个学校读书,学什么专业,受过什么训练,这是一个过程。假如你成年了,公司会不会聘用你,招聘会看简历,哪所大学毕业,学过什么专业只是录取的参考,你有没有能力,能不能胜任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把考上哪所学校当成了成功,在这种理念推动下,拼命逼孩子考硕士,考博士,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很多高分低能人,辛辛苦苦念了那么多书,最后成了书呆子。教育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培养真才实学才是根本。

9、把听话顺从的孩子当成好孩子。中国从孔子时代开始,把对父母顺从当成楷模。这在封建社会未尝不可,现在社会还这样就太离谱了,现在社会不是培养奴隶,更不是奴才,需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的人。现在人才的标准已经变了,从来没有要求孩子听话,孩子可以反驳我们的意见,我们哪做的不对,孩子可以指出来,评价好孩子的标准不是听话。我们带着历史的泥沙走到今天,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如果不知道妥协,断然不可能教育出好孩子,两极思维该结束了,在两极之间找到平衡点,双方都能接受,才能教育好孩子。

10、把模仿当创新,这是引导孩子过程中理念性的错误,希望家长真的往心里去,鼓励孩子进入理性思维,独立思考,才能逐渐慢慢成才。

这是十大基础错误,在中国社会还普遍存在,好多家长每天都在犯,希望家长往心里去,深刻思考,杜绝这十大基础性错误,作为孩子的引路人,孩子人生大厦的建筑师,才能把孩子引导到正道上,培养孩子成人成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孩子过程中常见的十个基础错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wcghtx.html